阅读历史 |

第455章 归乡(2 / 2)

加入书签

子皮可以硝,就是吃剩的兔子骨头还能拿回来晒干,磨成骨头粉。

宁山村的棉花还没种起来,兔子貂皮大衣倒先穿上了。

去年冬天的时候,白佩佩就收到了一件完整的。不是秦大皮不想多给,而是去年才刚养殖,兔子数量有限,他又给家里人留了一些,也就没多少能拿出手了。

白佩佩拿到手后十分喜欢,还拿了自家弹的棉花,让家里的绣娘缝到了里面,搞了一个“夹袄兔子貂皮大衣”。

如此,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往外面一罩,也就暖和了。

到了今年,白佩佩让秦大叔把兔子养殖坊里的兔子皮都留下来,她想给家里人都做一件。

秦大叔自然乐意。

不只白佩佩想留,他也想把自家人给配齐了。

村里的其他人见了,也都纷纷往秦大叔的养殖坊跑,求购兔子皮。

刘大婶的作坊增加了几个新品种,比如番茄酱、辣椒酱、土豆薯片、怪味豆……

从21世纪来的白佩佩脑子里有无数个零食“配方”,嘴巴馋了,就会让夏大丫做。

夏大丫学会了,做得多了,也会带一些回婆家。

刘大婶、刘财母子二人吃到后,但凡觉得好吃的,都会想把它往作读里塞。现在他们家那个作坊已经开了两三个分作坊了。

没办法,宁山村只有那么大,人只有那么多,也不可能全进了他们家的吃食作坊。

为了缓解用工压力,以及解决宁山村土地不够,原材料较远等问题,刘大婶、刘财和白佩佩商量了一下,便根据情况将某些吃食的生产作坊开到了离原材料生产地或用工地比较近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