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0章 想要变法的崇平帝(2 / 2)

加入书签

今日你怎么出卖我父皇的。

来日就会怎么对我儿子出卖我。

所以,也就只有死了。

故此,太上皇给戴权活路,还真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自以为是,而是真的给戴权找了一条活路,就算不能让戴权后半辈子和前半辈子一样风光,也能让他安安稳稳活到老死。

崇平帝也是个敢用人的。

没提拔戴权。

可是,没提拔也意味着没贬。

而跳槽没贬,就是高升。

戴权原先管什么,现在还管什么,只是把对内这边的权力交给了夏守忠,也算是交给了宋皇后,对外,司礼、御用、御马、神宫、尚宝、印绶等监还归他管,尽管他名义上是司礼监的,可这些监里的掌印太监都是他的干儿子干孙子,他的话在这些监里依旧好使。

这便是崇平帝的容人之量。

也是跟太上皇表示。

您看,我把您交代给我的戴权都安排的妥当了,没有苛刻您的意思,您也就可以安享晚年了,咱们爷俩相安无事,你别在私底下搞什么扶持皇子的小动作,我就不会对你咋样。

这里面都是有内幕的。

朝廷内外,一向如此。

所以,也别怪崇平帝喜欢宋皇后,发妻加成一分,患难与共一分,识进退一分,管理后宫一分,知晓彼此秘密一分,生三个皇子包括嫡长子一分,从不让他操心一分,缓和他与母后、太上皇的关系一分,或许还要加上姊妹一分,因为宋皇后的妹妹也在宫中,还被封了贵妃,加起来一算,距离满分也就差了那么一分,又如何不算自己的贴心人呢?

喝完莲子羹,拿起手绢擦擦嘴。

躺在床上,平静的语气里,压抑着惊涛骇浪:“无非是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文官那边不想让如海担任吏部尚书,主管天下官吏考核,再加上如海阁老的身份,确实是一柄大杀器,可是,文官那边一攻讦,勋贵这边可就不干了,你也知道,如海他是贾家的女婿,四王八公是太上皇的人,太上皇那边一松口,我这边一开,他们自是要急切与我这边的基本盘融为一体的,这就把一场明明是文官的内斗,变成了勋爵与文官两个大势力的碰撞,文官那边地域感太强,勋爵这边一动,立马刺激到了那些人,连内阁都被迫牵连进其中,风波多大,不必多言,可我也不能太惯着这批文官,四王八公手里,八公还好说,四王那是真握着边疆军权的,太上皇放弃了他们,我要是再表示拒绝,很容易让人多心的,而这场矛盾的激化点,就是这次和亲。”

“所以,陛下为什么要让如海兼任吏部尚书?”

宋皇后眨巴着大眼睛。

一下子问到了重点上。

“因为……朕要培养一批能臣干将!”

“你看,周边各国都在变法。”

“强则强,弱则亡。”

“听说北边已经组建了一只一千人有余的精锐轻骑,这只轻骑,全部是由三流高手组成。”

“可想而知。”

“放到战场上,会是何等强大。”

“朕不想做那亡国之君。”

“更别提朕本就有开疆拓土之志。”

“变法之事,迫在眉睫。”

崇平帝说着。

宋皇后已是偷偷伸手。

按住了他的嘴唇。

有些话说的不用太明白,史书上记载了所有变法的过程,这与皇室内斗还不同,是皇权与相权的对立,崇平帝这边,别管是林如海还是林朝辞,哪怕就是一个小官员,也会被文官那边视为敌人,且,崇平帝也要考虑武将这边的意见,不是说文官反对,武将这边就是友军了,在战胜文官一脉时,还要适当虚弱将门的力量,因为这场变法的前期是对文官下刀子,可等文官败了,就要处理各个将门了,将门中,不可能没人看到这一步棋。

故此。

“说党争,是为了让臣妾放心吧?”

宋皇后笑眯眯的酸了一句。

惹得崇平帝讪讪一笑。

这可不是什么党争。

而是比党争更危险的变法。

一种在史书中,让吴起在变法失败后跑到楚王的尸体前,都没能在旧贵族的乱箭下活命,几乎就是你死我活的一种极端的政治运动!

求收藏,求评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