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权柄初窥(1 / 2)

加入书签

午时过半,连丁续在内的几个门客都准时来到了宫门外听候召见,只有韩胜子还在丁忧,柳匀和马讷的媳妇也都接了过来,读书的人穿着书生襕衫,有官身的穿着官袍,郁红金凤两个穿的都是民间妇人出门的红礼服。

李琚懒怠一个一个见他们,就一起叫了来,在玉芷宫正殿大堂会面。

韩胜子还有最后几天没熬完,人不曾来,但写了拜谒书呈上。李琚不耐烦看,他还觉得韩胜子这是推三阻四,根本不诚心。巫明丽看了说写得很真诚,又有扎实的意见,可见是真心想应征的。李琚便将心中对此人的不满放下了。

来的几人,显然是田趁月为首了。虽则蒋昭年纪比他大,性格比他稳,但蒋昭没有进士的进身,自不好与他争先。其他人都比他小,更没有读书的人,就更不会挣了。

丁续老实,丁武憨厚,等待的时候,田趁月几句话就把丁续和李琚出去这一趟见的人办的事套得差不多。蒋昭也想听,就没拦,柳匀和马讷拦了,完全拦不住。

田趁月捻着他稀疏的胡子,没别的,就是感觉王妃在各个事情里的存在感都太强了。和他之前的判断一致,恐怕这主家真正做主的人是王妃,而不是信王。

很新奇,但也不是不行,田趁月早就过了一板一正的年纪了,管是男女,能办事儿的就是好主家。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一个幕僚门客,也就能给出点主意,最后不都得看主家能不能办成?

至于还没露面的其他门客怎么想……

那他们最好是不服气。

毕竟一个主家手下可以有许多门客,但为首的只有一个,我田趁月岂是久居人下之人!

田趁月踌躇满志,终于第一次拜谒了自己的东家。

他们各人将自己习得之法、正在为信王府所办之事禀告于李琚。田趁月选择进可攻退可守的开场方式,官腔官调给得足足的,先赞颂皇帝陛下的恩德,然后赞颂李琚识人之明,再陈述自己为信王府征召,接下来准备办的事等等。

李琚听得云山雾罩,打断了他:“说点正事吧。你说明白点儿。”

巫明丽笑道:“田先生要代你写呈报的,文辞越漂亮才越好。”

李琚:“可是我又不看呈报。”

巫明丽:“啊?那你怕是不仅要看,还要流畅地念下来才好呢。”

田趁月深深吸一口气,说道:“王妃殿下以官吏往来交际事务及奏陈闻对之章相托,固小臣之所长,当不负所望。”

李琚道:“这me说,我就知道了,这个好,最讨厌他们读书人文绉绉那一套了。”

巫明丽撇嘴,娇娇俏俏地说:“我也是读书人,你也讨厌我啊?那你今儿啊,别——进门了。”

李琚赶紧抓住巫明丽的手晃一晃:“好姐姐,你和那些腐儒怎么比?我看他们一眼都烦,但是看姐姐怎么都不腻。”

“等我七老八十了你还能说这话,那我才服呢。”巫明丽小小翻个白眼,“田先生可不是腐儒,人家只是头一次见面,礼数做足了而已,你可不要误会他。”

田趁月爽快一笑:“是小臣自讨苦吃了。没料到王殿下与妃殿下一样,都是直白人,那,请两位殿下恕小臣无礼了!”

田趁月改得特别快,本来么,大白话直来直往,效率高得多了。

巫明丽道:“既然进了王府的门,就是王府的人,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儿?就像今儿王殿下认了个妹妹,以后她就是你们的妹妹。大家原是一块儿的,万不要生分了。”

巫明丽突然说起妹妹,别人只觉得奇怪,唯独丁武一下就想到了妹妹,也就明白了巫明丽话从何来。

巫明丽继续说道:“以后若是寻常日子,还请丁续和丁武两位轮流陪殿下习武、外出;请蒋先生与我这里的两个丫头一起总管外面的产业;请柳公子和马公子打理牙行的往来,两位媳妇子到我这里听差。若是不寻常的日子,自有不寻常的打算,就比如王殿下打猎去啦,就请两位丁先生一起陪着去;比如王殿下出去打仗了,那粮草辎重,可就全靠蒋先生了;而王府里面的事,小到移花接木,修整翻新,大到起别院山庄,做道场法事,自然是柳公子和马公子打理。”

众人纷纷称是,巫明丽因留他们在正堂外花厅一起用晚膳,说起了今天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后天下午,陛下要召见王殿下奏陈水利一事。辛苦田先生,明天要把呈报交到王殿下手上。若要借人手的,先生尽管说。”

时间很紧张,不过田趁月提前拿到了所有资料,做足了准备,倒也不觉得为难。

赶在晚膳前,田趁月与巫明丽、李琚大概确认了整个呈报的内容纲要,记了满满三卷纸。

其他几人没有这般紧要的事务,各自约好哪一天谁来当差,并互通了住宅和其他消息,这就算是信王府幕僚们正式开工了。

晚膳是宫制晚膳,隆重标准,李琚吃了十几年。他边吃边聊天,果然还是和蒋昭、丁武他们更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