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 案中有案(1 / 2)

加入书签

这顿饭钱确实花得很值,吹牛王最后给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三人在这扑朔迷离的案情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走出酒楼,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街上显得有些冷清。

“咱们先回去休息吧?”杨慎行试探着问道。

白锦瑟点点头,无奈地答道:“也只能如此了。”

她是希望能越快查探越好的,因为时间越久,大家对事情的记忆也会越模糊。

但看这样子,哪怕她们三人愿意连夜查探,其他人也不一定愿意配合。

三人约好第二天上午集合的时间,便各自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依旧是辰末巳初时分,三人在食味轩门前的一个小摊吃早点。

吃完之后,白锦瑟站了起来:“走吧,这里离安定坊最近,我们先去那边看看。”

古小小又是一顿抱怨:“每天早出晚归的,我连觉都没睡好,等姚仲桢出来,我一定要狠狠敲他一顿。”

“一顿哪里够?”白锦瑟看了眼古小小,“必须是一百顿,吃不完就让他欠着,以后想吃随时找他。”

“嗯。”古小小用力点点头,觉得自己浑身又充满了动力。

到了安定坊,几经询问,发现提前回来的是个小摊贩,名叫马全有。

三人来到马全有的小摊前,发现他卖的是自家生产的马氏酸枣。

杨慎行假装跟马全有闲聊,不知不觉就聊到了看戏。

马全有是个超级戏迷,聊起戏来头头是道。

“五天前戏台那边上演了一出戏,可好看了。”杨慎行故意说道。

“是啊是啊。”马全有附和道。“戏班老板真是不错,请来的那些长安城的梨园弟子水平也高,我很少见过那么好的戏呢。”

白锦瑟接过话茬:“咦,大哥,当时你坐在第几排啊?”

“哈哈哈哈,我跟戏班老板平时关系不错。”马全有骄傲地说,“他给我留了一张中间的票。”

“马大哥,我是站在后面看的,快到结尾的时候,前面的人都激动得站了起来,害得我都没看清楚结局,要不你给我讲讲呗?”杨慎行试探性地问道。

“啊?”马全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古小小追问道:“马大哥你坐在中间,难道也没看清结局?”

“没……没有……不是……”马全有支支吾吾的,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我那晚提前离开了戏台,所以并没有看到结局。”

“不是吧?”古小小一脸讶异,“那么好看的戏,你竟然舍得提前离开?”

白锦瑟此刻不得不在心里默默给古小小点了个赞。

这一群人里面,论演技,必须得是古小小啊。只要她想演,什么角色都不在话下。

“我是个做小买卖的,常年来往于长安城和建邺城之间,贩卖我家自产的马氏酸枣。”马全有解释道,“那天白天我才刚从长安城回到建邺城。因为路上偶感风寒,戏看到半觉得身体不适,便早早回家休息了。”

见马全有生了警惕之心,杨慎行也不便再继续追问下去。

三人结了帐,拿着半袋酸枣离开了。

走到一个私塾旁边,杨慎行偶然瞥见一个小男孩正把半袋酸枣送给教书先生。

那袋子,跟古小小手中拿着的酸枣袋子长得一模一样。

杨慎行轻轻用手指点了点白锦瑟的肩膀,然后又指了指私塾里面的小男孩。

“这半袋酸枣花了多少钱?”白锦瑟问杨慎行。

杨慎行唇角扬起,他就知道,白锦瑟一定能明白他的意思。

“依这小孩的穿着来看,他家的条件可能买不起这样的零食送给先生。”杨慎行回答道。

三人便走进私塾,借故与教书先生搭讪。

“先生,我看你这私塾里学生很多啊。”杨慎行开口问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教书先生文绉绉地答道,“我这私塾,也算是建邺城里的老牌子啦,建邺城里面有很多孩子都在我的私塾里上学呢。”

“呀,先生,你也爱吃这马氏酸枣啊?”古小小故作惊讶地问道,然后举起了自己手里的袋子,“我们也觉得很好吃呢。”

“我爱吃甜食。”教书先生摇了摇头,“但这是一个叫雷黑子的学生送给我的。他特别懂事听话,不仅学习好,还特别尊重老师。”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爱给我送马氏酸枣。”教书先生说起这件事也满是好奇,“这酸枣不算便宜,雷黑子家的条件也不怎么好,所以毕竟是他的心意,我总不能拒绝吧?”

“先生果然仁善。”杨慎行又开始恭维道。

教书先生把酸枣递给古小小:“既然你们爱吃,这半袋酸枣就送给你们吧?!”

白锦瑟接过酸枣,来到雷黑子面前:“小朋友,你带来的酸枣特别好吃,谢谢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