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文会(1 / 2)

加入书签

“……礼,尊不亲小事,卑不尸大功。鱼,卑者之事也,公观之非正也。”

今日秦先生在问学班教授《谷梁传》。

《谷梁传》与《公羊传》、《左传》同为春秋三传,属于院试必考的内容。

问学班的学生素养较高,自我约束能力也比较强,通常会自己提前预习文章,不需要秦先生再逐词逐句地教读。

是以秦先生简单地说了一遍文章大意后,把重点放在了讲解文章背后的道理上,偶尔融合几个考点拓展延伸一下。

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蒙学班启学班截然不同,更需要学生去领悟去思考,而不是填鸭式教学般地被动接收。

沈逸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提笔做下笔记,或写下自己灵光一现的想法感悟。

大概讲了一个时辰,秦先生布置了课业,踱步走出教室,去夫子隔间喝口茶,润润嗓子。

“沈兄,我怎么感觉五经比四书难得多,全是生僻的,让我听得头晕脑胀。”秦思明见秦先生走远,一头栽倒在案几上,哀声哼哼,一脸生无可恋。

他和沈逸一同从启学班升上来,加上班里原来的三个同学,一共五个人其他人都能跟上秦先生的进度,唯独他听着听着就听不懂了。

真要问哪里听不懂,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想要私下请教秦先生,都不知道从何问起。

“先生的教法是和之前不同了,秦兄或许可以试试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不懂的地方也能及时发现。”每个人的接收能力不一样,秦家族学就一位夫子,只有学生去适应夫子。

“我看看你是怎么记的。”秦思明打起精神,凑到沈逸身边,见他的笔记工整,每一条要点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沈兄,笔记借我抄抄。”秦思明双眼露出精光,捧着沈逸的笔记,如获至宝般激动不已。

“没事,你用吧。”沈逸笑道,“这份只是简单地记了一下,中午我会再详细整理一份,那份更全面一点。”

秦思明看完笔记,感觉自己的思路被顺着捋了一遍,一下子畅通起来。

“沈兄这笔记可以出书了。”秦思明抄完,双手奉还。

“哪有这么夸张,当代能出书指点他人的俱是一方大儒,我怎敢班门弄斧。”沈逸接过笔记,又补了一点内容。

写完,把笔放回笔托,拿起笔记,想把纸上的墨迹吹干。

不料笔记又被人一把夺过。

不用猜也知道这人肯定是师兄秦思齐,沈逸无奈道,“师兄,墨还没干。”

“没事,我帮你吹干。”秦思齐笑着用自己的蒲扇轻轻扇了几下,墨迹就干透了。

细细翻看完,秦思齐感慨道,“每次看师弟的笔记,都会有不一样的启发,师弟看事情的角度可真独特。”

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灵魂来自异世罢,许多想法还得控制着不要太出格,沈逸默默想道。

好在秦思齐没有追问,只是低声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明日的文会。

*

隔天,风和日丽。

沈逸赶着牛车,带着秦思齐前去赴文会。

看着师兄翘着腿悠哉悠哉的模样,沈逸怀疑他热情邀约自己,是想找个免费的司机。

文会的地点选在了一处荷塘边,池塘里挤满了荷叶,粉色白色的荷花从中绽放。

荷塘中间矗立着一座八角亭,已经有人在里面等了。

见秦思齐带着人过来,几人连忙迎上来,“秦兄终于舍得把你那神童小师弟带来了?”

“在哪呢?你不是在书信里说他今天会过来吗?”一个白面书生模样的人四处望了望,没看到想象中的八岁小孩。

秦思齐伸手揽过沈逸,露出一抹得意地笑容,“这就是我师弟沈逸,师弟,这是秦先生好友的得意弟子苏珩。”

苏珩瞪大了眼睛,看着与秦思齐差不多高的沈逸,不敢相信眼前的少年就是传说中的八岁神童。

秦思齐对苏珩震惊的目光很是满意。

沈逸却对这样的目光见怪不怪了,“在下沈逸,见过苏兄。”

苏珩才回过神来,反应迅速地回了礼,请二人入座。

秦思齐也没客气,大摇大摆地坐下,拿起桌上的一块绿豆糕自顾自地吃起来。

还不忘给沈逸也拿了一块,“师弟不要客气。”

绿豆糕用专门的花型模具压制,嫩绿的颜色被一层白色糯米粉裹住,有几分朦胧的美感,看着十分有食欲。

入口绵软细腻,沈逸不知不觉就吃完了一个。

或许是被师兄随意的态度影响,和周围几个书生交流一番后,沈逸内心的紧张也消失了。

物以类聚,其他人也很随意,没有人会特意抱着某种功利目的去攀谈,想到什么聊什么,气氛很是和谐。

吃完糕点,秦思齐摆出一副棋盘,“师弟,好久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