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5章 阿瑶勇敢飞,大娘永相随(1 / 2)

加入书签

第315章 阿瑶勇敢飞,大娘永相随

回去的路上,杨清桦面色难看的骂人:

“真没想到大堂哥,不对,是杨清立娶的这个媳妇那么狠毒,居然搞这种招数。”

童瑶背着儿子走在旁边,一脸赞同:

“可不是,这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之前那家子人还骂我们家,这种人以后见一次骂一次。”

杨清桦推着车,侧头看了她一眼,笑着道:

“那倒不用见一次骂一次,浪费口水,以后懒得搭理他们就行。”

童瑶狠狠道:

“那也要骂,昨天娘还和我说呢,大伯母和大伯父在村里见天的跟人说咱家怎么怎么的。

一天天的颠倒是非,污蔑我们,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杨清桦想到这个也觉得气得很,都不知道大伯父这两口子是不是脑子被门夹了,不光骂自家爹娘,连阿公阿嫲都骂。

说两口子偏心,还脑子糊涂,大儿子和大孙子不疼,偏偏去疼小儿子一家。

还和村里人说以后老两口要是出啥事,他们绝对不管。

你说说,这是为人子女说的话吗,不求他们孝顺,起码咒亲爹娘出事吧。

村里人都看不下去了,说他们几句,还被骂回来。

大伯父和大伯母两人要不是经常给村里人好处,非得被骂死。

一家三口下午两点多才到家。

回去全靠双腿走,自行车后面和前杠都搭了不少东西,坐不了人。

杨溪俊都是一会自己走,一会童瑶背。

家里也忙得热火朝天,锯木头的锯木头,和水泥的和水泥,就没有闲人。

童翔没回来,和王牛出海呢。

大哥和二哥也出海了,毕竟弄这个要不了那么多人。

阿艳和大伯母以及家里堂嫂,也就是梁永辉的老娘和媳妇。

阿娇是和自家婆婆过来的。

几家人昨天决定一起出钱买水泥,和麻绳,共同做竹筒陷阱。

刚好童瑶这边偏僻,地方也大,村里人目前还不知道。

有好奇的几个大娘问,杨母也和她们说这是做章鱼陷阱的。

大娘们都不信,决定观望观望,要是这法子可行,那就自家做。

大娘们回家一说,家里老婆子们纷纷过来童瑶家帮忙。

老人家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她们觉得这个法子无论行不行。

起码童瑶一家不藏着掖着告诉了她们,那就得知恩,放下手里的活过来搭把手也好。

有家里老太太们以身作则,大娘们也放下手上的活过来搭把手。

就这样,童瑶家里里外外还真的来了不少人。

有些人看着没位置,就回家拿柴刀上山帮砍竹子。

当然,砍的是杨父一家的,

呵呵,万一这法子可以,那自己的竹子刚好够用。

几家人决定一家做两千个竹筒陷阱,先试试水。

村里老太太见童瑶一家三口大包小包的回来。

和阿嫲讲话的语气里都浓浓的羡慕:

“老姐妹,你现在是享福了,看看,阿瑶两口子今天又买东西回来了。”

“就是啊,现在我们村里最享福的就是你们老两口,瞧瞧你们老两口手上的手表,时髦得很。”

阿嫲老脸都笑成一朵菊花咯,戴着老花镜,左手戴着银手镯,右手戴着手表。

一个劲的摆手:

“没有没有,啥福气不福气的,你们这些老家伙就会逗我笑。”

老姐妹们被她不停晃动的右手整得不上不下的。

童瑶将一大堆布料拿下车,喊阿嫲和两位老娘:

“娘啊,你们别忙了,来挑下布料,看看我买的你们喜不喜欢。”

阿嫲立马丢下竹筒,麻利起身:

“阿嫲来了,我帮亲家奶选选,你们年轻人不懂我们老人家喜欢啥,我最懂了。”

童瑶笑呵呵的点头:

“行呗,布料买得多,阿嫲你随便选。”

一群老太太们真的要羡慕死,她们都多久没换新衣裳了,自己不舍得买,小辈也没钱买。

一个大娘看了看手下的竹筒,喊童瑶:

“阿瑶,你快来看看我手上的昨天竹筒咋样,这是我早上帮忙砍的,专门挑竹筒大的砍,这法子真的能行啊?”

童瑶上前拿起竹筒端详片刻,肯定的点了点头:

“可以的,大娘你回家和大伯商量下,你们也搞点水泥来做,这样的竹筒能抓3到5两的章鱼,今天放,隔天收。

要是一千个竹筒都有章鱼,那就有四百多斤呢。

两天能收入四五十块钱,这钱跟白捡似的。

趁着章鱼旺季,咱们多赚点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