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难辨(1 / 1)

加入书签

张学舟一路向北,公孙弘也是渤海郡人,需要北上回故地。

两人属于被强行改变了目的地,最终前来了江夏。

等到张学舟清醒后,张学舟纵马,公孙弘也有跟随而去,彼此在路上结伴而行。

“行运修运的人到底是不是东方朔,又或是次卿有这方面的手段?”

站在宣华楼上,董仲舒注目过江都皇宫,也注目着张学舟和公孙弘纵马而去。

若非属于皇室的成员,运术对诸多人来说几乎意味着禁术。

朝廷可以不忌讳此类学说传播,譬如《坟经》的传播就颇多。

沾边学一些临时性的运术没有人管,而系统化修行运术就是一桩麻烦事。

这是极可能和帝王造成冲突的术,一旦发现具备了威胁性,也必然会被打击针对。

谁也没可能对外去宣扬我运术水准多高,从此逆天朝上。

董仲舒摸不清楚张学舟的底,也没摸清楚公孙弘的底。

“东方朔这些年来回奔波劳苦,他身体又有病患,他甚至还不曾接近帝王,如何修得成这种运术?”

“公孙弘入朝当官被排挤出使凶国无功,心中宏图不曾展开就已经折翼,即便他修行运术也难成!”

“江都王当时已经离开了广陵城,不可能吸运采运!”

“但江都太子才十岁,几个弟弟妹妹更是年少,不可能有修运的能耐,而且他们面相平凡,不可能是天降帝星!”

想起自己祈祭江都腾升的气运金光,董仲舒又想起自己这些天的调查,只觉事事冲突难于验证。

他来回排查,各路人都考虑了进去,哪怕是身边的张学舟和公孙弘也纳入了怀疑名单。

但董仲舒调查无果。

每个人都能完美甩脱嫌疑。

董仲舒觉得吞服江都气运者已经成了气数,不说四处恰逢贵人,至少可以在大汉境内四处通畅。

这种人气运几乎通达部分诸侯王水准,

但想抓出对方真身极为困难。

董仲舒倒不是非要抓谁和谁,而是他谋划江都气运,碰到这种隐匿者着实头疼。

被人占便宜也就罢了,关键是董仲舒有点怕对方有能耐开启运战,一旦他凝聚运体被击破,反噬会让董仲舒痛不欲生。

这让董仲舒如履薄冰。

而想让董仲舒换一地修运术不是简单换个地方。

他好不容易搭上江都王这条线,礼也交托江都王送去了长安城,又应下了公孙弘的事情,若要让董仲舒再择一位诸侯王完成这些事情,董仲舒一时半会哪有这种能耐。

他在宣华楼来回踱步,而后再次在皇宫附近转悠了一番,甚至去探查了自己定下行运术的古柳树。

一番无果后,董仲舒也只能怏怏而归。

“董先生!”

董仲舒刚刚行至宣华楼附近,只见不远处于一个青袍秀士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孩童步行而来。

对方的容貌陌生,但牵着的孩童容貌让董仲舒熟悉。

“两位好!”

董仲舒抱拳相迎。

他只觉自己运道不咋的,他还没在江都彻底安定下来,这个司雨大龙神就上门送孩子来读书了。

董仲舒当下还处于寄人篱下的阶段,拖家带口的事情没那么好做。

但这不是董仲舒想不想的问题,他在高邮水府应下了敖厉的事就得办。

尽管种种不便,董仲舒依旧没二话。

“我在江夏居无定所,当下寄居在江都王提供的宣华楼中”董仲舒道:“按我们这儿的规矩,如果没有投靠之心,我在这儿只能居住三个月,此后便要另觅居住之处,如果远行带来教导方面的不便,还望两位海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