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2章:一首《送别》,知交半零落(1 / 2)

加入书签

麦克风入手。

萧辰冲着台下观众微微一笑。

如此重要时刻唱歌,绝对是古今第一人。

这就好比皇帝泰山封禅的时候,突然跳了一支舞。

你说多炸裂?

“看着吧,他会把自己毁了的。”

“他这是自寻死路啊!”

“唱不好就是礼崩乐坏。”

“这样会不会让外国人看笑话?”

李墨突然担心起来。

如果萧辰的歌不行,恐怕犹如华国威严。

毕竟现在是龍虎山册封仪式。

“没办法,这是他自己选的。”孔运道。

他们不想萧辰成为“天下师”,不过他们也不希望华国丢脸。

一来,这是每个华国人的家国情怀。

二来,公然让萧辰丢这么大的脸,这是在和大首长作对。

除非他们嫌命长,否则都不会希望萧辰太过出丑。

想通关键之后,其余几人背后都渗出冷汗。

刚才一激动,把这事儿给忘了。

此刻,他们的心情极为复杂。

不管萧辰表现如何,似乎对他们都没好处。

现场响起一阵舒缓的音乐。

这是萧辰在u盘里存的伴奏。

接着,萧辰便唱了起来。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歌声一出。

全场皆惊。

尤其是李墨等人。

没有人比他们更震惊。

这首歌词,已然达到甚至超越了绝大多数诗歌的程度。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墨口中喃喃自语:“他是怎么写出这些词的?”

他的眼神不复刚才凌厉,这一瞬间,仿佛整个人都衰老了十几岁。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

自己错了!

而且大错特错。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一山更有一山高。

他竟然十分狂妄地以为,自己的诗词便是顶尖。

结果……

打脸了!

事实证明,萧辰真的样样精通。

“他才多大啊!为什么能精通这么多东西?”

孔运的心境也产生了变化。

他们这个年纪才有如此成就,可萧辰才二十几岁啊!

如果再过个四十年,五十年,那萧辰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饶是敌人,孔运等人也不免想到这些。

和他们不同。

观众不一定都懂现代文学。

“有没有人解释一下,这首歌很强吗?”

“歌曲是真的好听,但是能打败刚才那首吗?”

“不懂就问,萧老师的这首歌词是什么水平?”

“比起萧老师,我更喜欢李墨,因为萧老师写的东西,老师都要求背。”

……

现场观众也都带着疑问。

一位距离李墨很近的观众问道:“我能不能问下,这歌词是什么水平?”

闻言,李墨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说比自己的强,似乎都在侮辱这件伟大的作品。

沉思片刻,李墨满脸认真道:“如果这首歌词是我写的,就算让我死也愿意!”

这句话,被镜头一字不落地拍了进去。

光听前面几句,就让文学巨匠李墨有这样的觉悟。

就算不懂现代文学的人,在心里也有了个大概的猜测。

李墨闭上眼睛,让自己完全沉浸在歌曲的世界里。

正如萧辰刚才说的那样。

他的东西,写出来优美,唱出来更优美。

萧辰唇角一勾。

这首歌叫《送别》,是1915年的歌曲。

历经一百多年的时代变革,在现代社会依旧经久不衰。

他的歌词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这一段歌词,主要在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叙述好友将要远行,并从不同的角度为送别打下烙印。

用景抒情的艺术创作手段,让整首歌拥有浓郁的抒情性质,并且有着很高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这样的写作手法,让人发自内心感到心旷神怡,宛如置身平静的江面上,感受晨曦水雾的迷蒙。

声音传得非常远,给人一种平稳的、连贯的、延伸的感觉。

歌声还在继续。

天之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