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2 章 082(2 / 11)

加入书签

十几l天,就将成品完全做好了。

要知道,这可是最耗功夫的圆雕大件。

傅斯岸是第一个见到这尊雕件起货的人。

饶是这件作品的整个雕刻过程,傅斯岸都全程陪同。但最终的成果,仍然让他惊怔了一瞬。

那是一眼出乎预料的惊艳。

饶是早有设想,依然远超期待。

舒白秋有向傅斯岸解释过,翡石打磨抛光后的效果本就会比半成品阶段更为惊艳,因为原本被隐藏的水色光泽,在抛光后都会盛放一般完全地呈现出来。

不过傅斯岸自己觉得,大概不只是光泽的作用。

他连毫无棉裂的极品龙石种都见过,却依然和目睹这件作品的感受不同。

平心而论,这件雕品的色种和水头都不能算是高货。

但在舒白秋的雕琢之下,它却成了毫无疑问的艺术品。

除了傅斯岸之外,另一个提前见过这件作品的人,是云清雷。

他看到这件作品时的反应与傅斯岸很类似。

尽管云清雷从业多年,见过的翡石精品大大小小不胜凡举。

但他依然为舒白秋的这尊雕件发出了由衷的慨叹。

虽然

少年很礼貌地向他提出了请教,但云清雷并没有提任何修改意见。

对这个作品而言,任何的增减都只是多余。

云清雷直接帮舒白秋联络了神工奖专用的专业运输公司,将精心打包好的作品寄送到了举办方的地址。

只是,在惊艳之外,云清雷还有一分难言的隐忧。

在看到舒白秋作品的第一眼,他就蓦地生出了一个念头。

不愧是舒家人。

无论风格、习惯,以及那天赋异禀的惊才绝艳。

舒白秋的雕琢,都带着独特的舒家底色。

但也正因如此,云清雷才会生出这额外的忧心。

怕少年会光芒太盛。

招惹到当年的那帮人。

云清雷与舒白秋的父亲舒沐之是多年的旧友,两人很早就已经相识。

直到当年舒家出事,舒雨巷破产,舒沐之一家离开了明城,他们才中断了联络。

舒家出事时,云清雷一直觉得苗头不对。

他也听到了一些传言,似乎是有人针对舒家设套。

但云清雷到底未曾在明城发展,当年事发时他也还年轻,对一些内中隐秘,了解着实不多。

眼下,舒白秋即将参赛,以云清雷的眼光,他可以保证,这件作品一定会备受追捧。

可如果少年当真出了名,他又会不会受到当年那些事的影响呢?

云清雷最近其实很忙,他手头有个雕件需要起货,下个月还有一场申城本地的联合作品展。

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放心不下。

斟酌再三之后,云清雷终是给一位前辈大家打去了电话。

这位前辈多年前就已经移民国外,且对方年事已高,早已处在颐养天年的隐居阶段。

除了逢年过节的问候,云清雷平日也罕少回去叨扰对方。

但前辈是明城人,对当年舒雨巷的事也算是亲历,所以云清雷最终还是冒昧打扰,询问起了这件旧事。

不出云清雷所料,前辈果然不想提及。

不仅没讲,对方还提醒云清雷,不要冒然涉及。

但等得知舒家仍有一个小辈在时,前辈却有了不同的反应。

对方又听云清雷描述过了舒白秋的作品之后,她沉默良久,终于还是松了口。

就像云清雷猜的那样,舒家当初出事,的确是被设套。

当年翡石的高价苗头已然初现,业内有不少人在联合炒作。

甚至有人胆大包天,涉足灰色地带,将翡石转做行.贿或洗.钱的中介工具,意图打造整条避人耳目的完美灰产。

舒雨巷就曾是这群人盯上的目标之一。

因为舒雨巷足够有名气,也有着不少足够优越的翡石货品。

但舒家并不同意这种同流合污的举动,完全不想配合。

所以他们才被人盯上,被千方百计地打压设套。

即使早已事发多年,前辈提

起时仍有避讳。

而云清雷更是听得背脊发凉。他也终于恍悟。

原来如此。

不然以舒老爷子这般低调谨慎的性格,又怎么会以全部身家为代价,栽在了一块仿冒的高古玉上?

电话那边的前辈还道,舒老爷子当时不惜封刀隐退,其实也有保全舒家的想法。

无奈即使舒家如此退让,依旧被人视作眼中钉,还在继续被排挤针对。

再加上舒老爷子唯一的儿子根本没走雕刻之路,舒雨巷没有了能出山坐镇的玉雕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