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26 章 难解(1 / 3)

加入书签

一行人回到客舍,隋玉忙喊翠嫂去抓鸡宰杀,又让隋良再进城一趟,去买肉,猪肉和羊肉都要买。

“羊肉用红枣和黄芪炖,温补,你们一顿少吃点,每隔两天炖一釜,不会上火。”隋玉说。

隋良拿上钱又牵着马走了,赵大郎他们去帮翠嫂撵鸡,小崽和阿水一人提水壶一人提筐碗出来,大壮和花妞跟在后面抬桌椅,阿羌则是从客舍里拿来澡豆,一帮人张罗着让归家的奴仆们洗手洗脸、坐下喝水。

热情的态度,殷切的关怀,这让离家近一年的奴仆们心头快慰,疲惫的身体和劳累的心有了栖息之所。

“我们跟着宋当家出关后,九月中旬抵达楼兰国,跟我们一起进入楼兰的胡商颇多,不过我们是客,他们是主。我们落脚后没有急着做生意,而是趁着牧民们打草屯草的时候,我们出借人力和驼力,去帮当地的牧民割草运草,用赚来的钱给骆驼买来一冬的干草。之后就入冬了,入冬后楼兰国内的商队交易也没停,我们加入进去打探情况,用了一冬的时间从胡商手里换得药材、质地上乘的毛毯和皮货。”张顺说。

“主子,你猜我们得了什么好药材?人参!就是宋当家之前给宋老冬吃的,能保命的家伙。”小春红激动道,“整整一箱,我们买到整整一箱的人参。”

隋玉眼睛一亮,“真的?”

青山喝尽碗里的水,他起身搬来一个用羊毛绳缠住的小木箱,箱子放桌子上打开,一股浓郁的参味涌了出来,闻到味的人精神一震。

“好东西!”隋玉抚掌,她眼冒精光,拿起一根参放鼻下深嗅,问:“这个商队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参?”

“在大宛和康居,具体地方不清楚,他们搞到的好药材不少,只肯卖我们这一箱,宋当家也只买到一箱,这队胡商要把药材运到关内卖高价。”青山接话。

隋玉扯根参须喂嘴里嚼,她跟小春红和小喜她们说:“在家歇两天,然后再去城里看大夫,带上两根参,让大夫给你们配些药用参补身子。这个钱我出,不算进你们的分红。”

“谢主子。”小春红大喜,“我竟然能吃到人参了,这要是有人在十年前跟我说,我能笑掉大牙。”

隋玉心想她也没敢想过自己能吃到野参。

装参的箱子阖上,张顺继续讲之后的事:“开春后,我们带上还没卖完的货又往尉犁和龟兹走,在尉犁的时候遇到一队安息商人,没有买到虎骨酒,但买到了一串琉璃手链和八个琉璃盏。之后剩下的货运到龟兹,换了一箱胡笛和四个马头琴,再有就是八罐葡萄酒。”

这就是这趟出关的所有收获。

小春红小心翼翼拿来琉璃手链和琉璃盏,琉璃手链上的珠子圆滑,有红有绿,日光折射在上面煞是好看,清凌凌的声音也极为悦耳。

隋玉得承认,她上辈子见过的玻璃都烂大街了,但看见手里处处彰显着工匠锻造工艺的琉璃珠子还是很惊艳。珠子里有明显的杂质,形状做不到完美的圆,但这些

不完美造就了它们在这个时代的完美。

小崽把玩着琉璃盏,??魎???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惊呼道:“娘,这是透亮的,能从杯壁外看见里面的水,这个用来装桑酒肯定好看。”

“留两盏,你跟你舅舅拿去喝水。”隋玉见他喜欢,先留下两个给他们。

小崽欢喜极了,他挑宝贝似的挑出两个最好的琉璃盏,不忘问:“娘,你跟我爹不要吗?”

“你爹是糙人,用陶碗就行了,他用不惯这东西,摔一下就碎了。我也不用,赶明儿L我从长安买套从官窑出来的瓷碗瓷杯。”隋玉不稀罕琉璃盏,更愿意拿这东西去换钱。

东西一一清点过,奴仆们也歇过劲了,他们抬着货物搬进仓房。

隋玉打开主院的仓房门,让他们把存放在她这里的钱箱搬走。

“都检查一下啊,出了这个门,钱少了我可不负责的。”隋玉调侃。

小春红“嘁”一声,“别臊我们,您哪是缺这点钱的人。”

“对啊,我们在关外都听说了,主子你种出的棉花颇受欢迎。”张顺接话。

“是,以后棉布出自我们敦煌,你们拿上我们的棉布去长安换绸缎,我们不用再求人,让他们反过来求我们。”隋玉笑,“不说了,你们去洗洗,洗好了吃肉喝汤,下午睡半天,要是不想吃晚饭,睡到明早再起来。”

李武都走出门了,又折返回来说:“主子,宋当家捉到背主的三个贼奴了。本来我们是五月底就能回来的,走到楼兰得到宋九的消息,我们跟着宋当家又折回尉犁,找到宋九三人,就耽误了半个月。”

“从哪里得来的消息?”隋玉问,“人抓回来了?”

“一个侠客追上我们传的消息,不过他不确定是不是,所以请宋当家过去认一认。人没抓回来,就地宰了,尸体抛在沙漠里。”李武回答,“人宰杀之后,宋当家当场付赏金,给那个侠客一头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