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文人筹谋,黑云易帅(京国篇10)(1 / 2)

加入书签

经过这一夜的谈话,萧沅和岳战廉心中都有了谋划,两人都为了最后的结果做着准备。

在前朝,一批官员被皇帝以各种理由流放,处决。闹得整个明京城惶惶不安。

在暗地里,萧沅动用着暗卫的力量,将北境的军报悄无声息的在京国的境内传播。京人尚武,对于战斗不曾畏惧,更何况北境的军报绝对的振奋人心,在传播了一段时间后,京国各地对于黑云和萧德的关注不断猛涨。

这个举动着实冒险,黑云几乎独立于朝堂,独立于京国,这次的传播使黑云军团成为众矢之的,尽管消息几乎是赞许和好奇,但这份好奇很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成为插进萧家皇族的一把匕首。

在多日后的朝堂上,鉴于黑云在民间所造成的影响和大批官员党羽的裁撤,一直积蓄在文官内部的情绪终于爆发了。

以丞相崔嵬文为首的文官集体向着萧沅发难,理由是:按照祖制,黑云既然独立镇守北境,就不应当再在京国的腹地内产生影响,更不因如此暴露于国民面前。

文官言语激烈,甚至于大声说出威胁于萧沅的话来,眼见此次文官集团沆瀣一气,已有逼宫之象,萧沅没有废话,将朝堂上的二十多名文臣拉到殿前狂打廷杖,以至于最后有十数位官员被当场杖毙。

通过这次的示威,才侃侃压下了这次的事情,但是崔嵬文他们却不会就此罢休。

文人之所以可以享受特权和地位,在的不单单是教书育人,有才华这类的,而在于他们可以操控言论,将数量最大的平民或是忽悠或是拐骗到他们的身前,为他们充当马前卒。而黑云此次造成的巨大影响在有尚武传统的京国深深的动摇着文人好不容易掌控的舆论权力,为此文官会继续作妖。

既然皇帝他们无法动,他们就将目标对准了黑云,对准了萧悝。

在暗卫将文官的情况告诉萧沅之后,萧沅将此事告知了岳战廉,并下令封赏黑云军团的李阳作战勇猛,精明强干,将李阳一道圣旨召回明京城。

岳战廉也不断的召集自己的老部下们,交待他们对于黑云和萧德的事情,相对于文人,这群武将对于黑云就独独剩下了敬意了,黑云取得的战绩,让他们这些杀才对黑云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远在北境,萧悝手里拿到了萧皇召见李阳的圣旨。

拿到圣旨的他一时间还是没有想明白,李阳的战绩并不卓越,但是却被自己的这位哥哥直接召见。黑云独立于朝堂,按道理说皇帝也不可以干涉黑云内部的事情。

萧悝将圣旨放下,一人向外走去,边走边想这件事情的隐情,在他始终无法想清楚的时候,他已经走到了演武场。

向着演武场一看,就看到萧德正骑在高头大马上用木棍和其他的士卒比试。

在看到萧德的一刻,他明白了他的这位皇兄的意思,也明白了为什么沉寂无数年的北境会不断的涌入各种各样的人。 一切都是因为萧德。

再联想到萧德出生的那日,萧沅对他说的话,一切就都明白了,他的皇兄在做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件事就算他无法知道全过程,但是他可以预见这件事的结果,这不由的使这位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将军一阵毛骨悚然。

简直疯狂。

但在真正明白萧沅的意思后,萧悝并没有将这份圣旨扣下,而是原原本本的交给了李阳,放任他回到明京城。

在京城的萧沅在看到李阳的到来后,心头一笑,他的这位弟弟做出了和他所想一样的选择。李阳被封为明京守备,负责明京城的防务和巡逻。

随后在李阳的管制和萧沅的暗中操作下,京城内的情况稳定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文官集团无法像其他人一样的安然自得,他们擅长的就是在混乱情况下,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为此,在随后的朝议上,文官们将攻击的矛头对准了萧悝,也对准了黑云。

朝中以崔嵬文为首的朝官们纷纷要求萧沅下旨,强令萧悝退下黑云军帅一职,将其召回明京城。美其名曰军帅劳苦功高,北境苦寒,实在不是像萧悝这样的功臣应该待的地方,应当将其召回京城,享受万民的敬仰。

一堆巴拉巴拉,冠冕堂皇的道理,听的满堂的武将们不胜其烦,恨不得直接冲出去打这些伪君子们一顿,但在岳战廉的眼神制止下,他们还收收起了准备打出的拳头。

“既然诸公都是这样的意见,那么理应让军帅回来,但是这样的话,北境怎么办?”

“军帅退位,自然应当按照祖制,由二皇子继位军帅,继续驻守北境,以安社稷民心。”

“臣等复议!”

“好,既如此,就按照诸公的意见下诏吧,咳咳。”

今天的这场朝会,文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便没有再过多废话,而是下朝去准备接下来的事宜,哪怕新的军帅即位,他们倒也不是很在乎,萧德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确实卓越,但是毕竟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鬼,他们认为最具威胁的还是萧悝。于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