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大明初涉江湖。(1 / 2)

加入书签

荆州府,沙县。

天空阴沉,乌云密布。

豆大的雨滴纷纷扬扬,从空中坠下,地面上的水洼被砸出道道波纹。

官道上。

一道身材魁梧,高大壮硕的身影行走在泥泞的路上。

他穿着草鞋,裤腿卷起,脚上、鞋上满是黄泥。

男人披着蓑衣,头戴斗笠,横背着一个巨大的东西。

那东西形状方正,被布条紧紧缠住,看不出本来样貌。

但从大小上推测,有些像棺材,但又要比棺材小上几圈。

官道上行人不多,但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会目露惊讶之色,惊叹他的力气。

在泥泞的路上走了片刻,男人停下脚步。

他抬起头,天空中降下的雨被风斜吹,落在他的脸上。

那是一张憨厚老实的脸。

大明望着不远处青灰色的城墙,咧嘴一笑。

他抹了把脸,拭去脸上的雨水。

从育婴堂离开,大明一路向荆州走来,路上他时而步行,时而雇佣马车。

磕磕绊绊,花费二十余日,终于走到荆州府的沙县。

沙县距离将江陵县只有不到两日的路程。

一路打听,大明知道荆州知府就在江陵县。

相对的,秀秀姑娘也在江陵县。

快了。

再走两日,就能见到秀秀了。

大明心中想着。

他再次迈动步伐,背负着麒麟斧,步伐坚定的向着沙县走去。

来到城墙下,大明抬起头,看到城墙上“沙县城南”四个大字,脸上露出憨笑。

此时城门前行人不多,只有寥寥几人。

守城的军士也只有两人,懒散的坐在椅子上。

大明看了两眼,他径直走向城门口。

“站住!”

负责入城检查的一名军士突然喝道。

大明停下脚步,一脸憨厚的看向两名军士。

他嘴唇嗫嚅了两下,憨笑道:“两……两位军爷!”

这一路,大明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常识。

当然,最开始他也没少吃亏。

两名军士都戴着斗笠,腰间挎有长刀。

他们围住大明,眼中带着警惕。

余光不时瞥向大明身后背着的东西。

大明顿时明白两人的意思,他这一路走来,背后的麒麟斧没少被军士盯上。

毕竟这么大的东西还是太引人注目。

这还是大明特意用布条缠住了,不然那活灵活现的麒麟纹,估计会吸引更多的人。

大明憨笑一声说道:“两位军爷,这是棺材。”

此话一出,两名军士全都变了脸色,一副晦气的样子。

他们一脸嫌弃,扫了一眼大明的举止,摆了摆手道:“入城费五十铜板。”

大明憨笑点头,从怀中摸出五十枚铜板,递给军士。

那名军士接都没接,直接示意他放到旁边的钱箱里。

大明对此已经熟悉,他把铜板放进钱箱,自顾自向城中走去。

进入城中,踩在青石板上,大明脸上露出笑容。

一会找间客栈,好好洗一洗。

这几日,一直在下雨,虽然披着蓑衣,但大明身上的衣物也都湿透了。

这时。

大明身边传来一道粗犷的声音。

“这个大小的棺材可不多见。”

听到声音,大明愣了一下,转头看去。

离他不远处,站着一名身高七尺,体型魁梧,脸上长满虬髯的汉子。

他面容坚毅,一双铜铃般大小的眼中带着从容的自信与威严。

汉子和大明一样,身后也背着东西。

与大明不同,他背着一根精铁大棒,棒头足有碗口大小,看上去沉重万分。

这汉子却轻若无物般背在身后。

大明看了对方一眼,脸上露出憨笑,没有说话。

二、不可随意交结陌生的朋友。

大明脑海中浮现他离家时陈烨的告诫。

这一路上,他已经把陈烨的七条告诫,完全记在心中。

因此,大明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他背着麒麟斧,向着城中客栈的方向走去。

熊山看着大明渐渐远去的背影,粗犷的大笑起来。

“警惕心还挺重。”

笑了两声,熊山收回目光。

按他的眼光,刚刚那人背着的绝对不是棺材。

很可能是战场上战将使用的兵器。

看那大小,绝对不一般。

熊山不再关注大明,他走了数日,也该找个客栈休息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