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章 NO358 家访的路上遇到郑桐(1 / 2)

加入书签

“我去!哥,给我点钱票。”

“去去去,你晓娥姐穷的就剩钱了,还需要你自己带钱?路上看住你晓娥姐就等于看住钱包了!”

“刘光天,你又皮痒了是不是?”

蒋碧云觉得有趣,这几个人单独在的时候很一般,但是一旦遇到这位刘老师就不一样了。

“哥,怎么还上锁了?”

“你怎么跟何雨水一个脑回路?看电影你还把自行车带进去啊?”

“喔!也是哦。”

“刘光天,你说谁蠢呢?”

“哟,何雨水,你都学会抢答了啊!快走吧!第一场就要开始了!”

刘光福骑走了他的电动自行车,他只能勉为其难的骑上新制作的电动三轮车,俗称三蹦子了。

接着一把环形锁出现在大型制造系统的平台上,真是t到新技能了,只要能够画出详细的草图,多半就能制作出来。

那回头拿到出国证明,去到东欧国家,画些草图回来,啥不就都有了。

这会儿又没有什么知识产权的说法。

“刘老师,这是三蹦子?”

“小梅啊!你不多睡一会儿?”

“我答应蔡大叔跟他一起去东单菜场采购蔬菜和米面!”

“会骑吗?”

“刘老师,我会啊!您忘了?”

这不是大军哥吗?

合着你这把子年纪真的要从小学读起啊?

“有大军哥这位民兵队长在呢!他可是驾驶过三蹦子不老少次了。”

“行,那你载着他俩去市场,也当是熟悉熟悉业务,将来要是留在学校里当个采购也行。”

上学是村支书逼着他来的,但是大军听到能留在城里,顿时激动坏了。

读书不就是为了留在城里吗?

打发走了几个人,扛着西门子冰箱去了食堂后厨。

“哟,刘老师,您一个人扛回来的?”

“徐嫂啊!蔡主任他们去采购了。”

“刘老师,好!”

“静理啊,第一天上课还跟得上吗?”

“她才多大啊?就是凑个热闹的,刘老师将来会教一年级吗?”

“这个么,具体要看学校的意思,现在还真不清楚。”

刘光天将熟水倒入冰格里装入冷冻箱内,伸手探了一下温度,这才合上盖子。

“徐嫂,回头你跟蔡主任说一声,上面设置好了,恒温,一次性用不完的蔬菜可以放在上面两层,最下面是冰柜,我做了一点冰块,不知道冷冻的效果。”

“好的,我回头就跟他说。哎哟,真不错,以前我们家隔壁的院子里也有一台,不过声音跟个什么似得,成天的‘嗡嗡嗡’,差点没给它闹死!”

“后来呢?”

“后来,快要解放了,他们家连夜就跑了。”

“你这个倒是没有那大声音!”

“以前的设备,零部件工艺粗糙,都换过了。”

看来徐慧真的线索很重要,她们家隔壁应该也是西门子的冰箱,老式的冰箱就是噪音大。

“徐嫂您说的那家人是住在哪里的?还记得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就在前门大街,那是我娘家隔壁院里,刘老师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着要是能够再弄一台这个冰箱回来,到了夏天就能给孩子们做冰棍儿了。”

“哎,这个主意好!不过那家人都搬走了,后来搬进去的人怎么处理的就不知道了,不过你可以去西河沿街道办打听打听。”

“西河沿街道办是吧?我记下了。”

骑上刷上红星小学字样的三蹦子,刘光天背上书包朝着叶枫给的地址行驶过去。

因为没有注册,所以只能穿行在各条巷子和胡同里,七拐八绕的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隔壁就是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和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

这地方刘光天还真熟悉,当初还在圆明园里挖出那些书籍来着。

还都没来得及找到合适的理由交给徐启明教授呢!

“刘老师!”

“郑桐?你怎么在这里?”

“老师家就在那栋楼,您怎么来这里了?”

“叶枫给的地址,今天去他家里家访。在徐教授那里学得不错吧?”

“可是不错呢!老师对我也挺满意的,老是说我要不是年纪太小,就想着弄去京师大学堂历史系读研究生了。”

“你可拉倒吧!基础知识好好巩固一下,光懂历史有啥用啊?”

“老师也是这么个意思,叶枫家里我认识,您捎我一段?”

带着郑桐行驶了没多远就被第一道岗哨给拦了下来。

“去哪里?”

“徐启明教授府上,我是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