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0章 火器视察(1 / 2)

加入书签

楚泽微微一笑,指着地上那破旧的钢水坩埚说:“看看这个东西,它的问题就暴露无遗了。”

“这种陈旧的装钢工艺,不仅操作复杂、安全系数低,而且浪费严重,钢液往往飞溅出大半。”

“要想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理论和工艺上下足功夫,创新设备设计。”

说到这里,楚泽看向钱师傅和刘彪等人,语重心长地说:“诸位都是勤劳朴实的工人,思维局限在经验层面。所以还需要一些有专业造诣的人,来指导你们提高钢铁工艺。”

“您老觉得,凭我等是否有这个本事呢?”听到这里,钱师傅不禁自愧不如,问出了心中的疑虑。

“呵呵,自然是有的。”楚泽笑着说:“你们都是大明最朴实最有创造力的工人,只要肯钻研学习,定能掌握钢铁全流程,乃至日后开创属于自己的工艺。”

“我已经着人从凤阳相邀了几位钢铁工艺专家。待他们到来后,你们就跟着一同学习,把大明的钢铁事业推上新的台阶!”

“啊?有这等好事?”钱师傅和工人们一听,个个喜出望外。

“那我们就万分期待了!”刘彪连连点头,朝气勃勃地说:“钢铁事业才刚刚兴起,我们可得牢牢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啊!”

“很好!”楚泽望着这些朴实ho富有进取心的工人,由衷感到欣慰。

只要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工人们这股子雄心壮志,钢铁工艺一定能再上一个大台阶,真正助力大明工业化腾飞!

就在这时,赵四匆匆赶来,对楚泽低声禀报了几句话。

楚泽听后会意,对钱师傅和工人们说:“好了,咱们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听说有受伤的工友需要我去视察,你们也早点回去歇息。等那几位专家来了,立即着手开始新的学习。”

“诺!”工人们齐声应道,纷纷离去。钱师傅和刘彪则站定脚步,目光热切地看着楚泽离去的背影。

“您看,先生虽出身王室,却这般亲民爱民。我们这些寒民,能得他垂怜指点,三生有幸啊!”刘彪由衷赞叹道。

钱师傅点了点头,凝视着远方,喃喃自语:“有这等领路人,大明钢铁业未来可期啊……”

果不其然,不日便有钢铁工艺专家自凤阳赶来汝宁,与当地工人分享先进的钢铁炼制技艺。

在他们的指导下,汝宁的钢铁工业迅速从陈旧落后的阶段,跃升为科学化、标准化的新时代。

一切都在朝着良性发展。

就在此时,朱元璋下旨,要视察一番汝宁的军火工业是否也有新进展。

话说近年来,随着铁路和冶金事业的蓬勃发展,凤阳、汝宁等地的机械制造技术也在楚泽的带领下,发生了飞跃。

一时工部的军火库也从这些地方调拨了不少新式火器,以增强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故而,当朱元璋得知汝宁地区已成现代化工业重镇时,不由得心生好奇,决定亲自前去视察一番。

汝宁府城内,当接到这一声势浩大的消息时,孙知府吓得魂飞魄散,直冒冷汗。

“啊呀呀!皇上这可是要来汝宁视察了!小小地方哪经受得起如此大的检阅?”他满面惶恐地对身边的李长吉说:“我们汝宁的军火工业刚刚兴起,还处在萌芽阶段,万一给皇上留下不好印象,可就砸了大锅了!”

李长吉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大人切莫过虑。军火生产虽是初创,但凭着咱们汝宁这股子干劲和技艺,定能为陛下诚恳展现一番。更何况,这几年楚王爷曾在凤阳做了不少铺垫,咱们汝宁也算是继承和发扬了。”

孙知府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也罢,也罢。有楚王爷撑腰在前,皇上自然就不会斯文扫地了。那就赶紧让王爷过来主持大局,我奉陪佽从吧。”

话音刚落,一名捷足的侍从便急匆匆地闯入府衙,面色惶恐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启禀大人……楚王爷和大明舰队统领韩公公已率领大批海师军旗,进驻汝宁城外了!说是要接驾皇上视察军火!”

孙知府一听,如获重宽,连忙起身吩咐道:“快快!让府丞出城迎接,一路铺红毡,展开盛大仪仗!楚王爷大驾光临,足见皇上对咱们汝宁的重视。我等切莫给陛下和王爷丢脸才是!”

京城富丽堂皇,自然不及汝宁地区清幽别致。当朱元璋的马车行经汝宁林荫道时,只见路旁垂柳成阵,桃李盈门,自开镕入春来百卉。

一路上更有锣鼓喧天,红绫飘曳;俨然是一派皇家贺礼的盛世景象。

显然,为了这场军火视察,孙知府作了极为隆重的部署。

“哈哈,小小汝宁如此恭候我一人,真是虚荣荣啊。”朱元璋在驾驶上笑呵呵地说。

车内的明妃适时睨了朱元璋一眼,笑骂道:“您就少说两句,以为不知道您的那颗虚荣心理?看您这样子,大约是早已对汝宁的军火实力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