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0章 安抚边疆(1 / 2)

加入书签

“从今往后,爱卿就是朕的定北王。这个称号,不仅象征着你戍边安民的丰功伟绩,更意味着你将成为朕最信任的股肱之臣!”

“微臣感恩陛下隆恩,必当鞠躬尽瘁,不辱使命!”楚泽心潮澎湃,连连叩首。

消息传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争相传颂定北王楚泽的盛名。

“有定北王坐镇北疆,再不用担心外患了!咱们可以专心过太平日子喽!”

“可不是嘛?听说定北王不仅武功盖世,还有治国良策。有这样的贤臣辅佐,我大明就再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一时间,“定北王”之名如雷灌耳,声震天下。无数英雄豪杰慕名而来,争相追随楚泽,为他驱驰效命。

朱元璋见状,愈发对楚泽刮目相看。他常常召见楚泽,询问国是,交流心得。两人相谈甚欢,如忘年交。

就这样,楚泽以其非凡的才略和惊人的政绩,彻底征服了朱元璋。他的权势如日中天,成为朝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然而,就在楚泽的前途一片光明之际,一场暗流涌动的危机正在悄然滋生。

一帮朝中的保守派,对楚泽推行西学、变革陈规的做法,早就怀恨在心。如今见他位高权重,更是嫉恨莫名。

“这个楚泽,不过是个出身寒微的小子,竟敢在朝堂上夺尽风头,肆意妄为!”

“就是!他竟敢推行什么西学,妄图架空我们的权柄。这不是找死吗?”

一帮老迈昏庸的官员,在私底下密谋策划,妄图构陷楚泽。一时间,流言蜚语漫天飞舞,将楚泽描绘成一个不忠不义的野心家。

“楚泽在边疆拥兵自重,显然是想谋朝篡位啊!”

“就是!他还在大兴学堂,蛊惑人心,不知在打什么主意!”愚昧无知的流言,在朝野间疯传。

消息不胫而走。就连一些地方官员,也大吃一惊。当初因循守旧的他们,原本就对楚泽心存芥蒂。如今听到这些传言,更是坐不住了。

那边,前线的楚泽还在日夜操劳,完全不知后方的风云突变。

“王爷,您看这几座新修的学堂,教学质量提高了不少吧?”

“可不是嘛?这些少数民族同胞,真是天资聪敏。相信未来他们一定能为边疆做出贡献。”

楚泽和赵四等心腹,正在视察边疆的教化成果。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只见一骑快马疾驰而来,马上那人满头大汗,显然是从遥远的京城一路狂奔而来。

“王爷,不好了!京中传来紧急消息!”来人大口喘着粗气,将一封信笺呈给楚泽。

楚泽接过信笺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只见信上言道:

“定北王楚泽殿下:近日京城谣言四起,传言殿下蓄意谋反。有群小官员正在煽风点火,妄图构陷殿下。皇上虽未轻信,但也难免将信将疑。殿下宜速速返京,以正视听!切莫耽误,祸起萧墙,不可不防啊!”

落款人竟是吏部尚书李思。此人一直支持新政,与楚泽私交甚笃。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发来密信,足见事态之紧迫。

楚泽看罢信笺,脸色阴沉,半晌无语。

“王爷,这这群老贼,竟敢如此造谣生事,意欲置您于死地啊!”赵四等心腹大惊失色,义愤填膺,“我们我们该如何是好?”

楚泽深吸一口气,缓缓道:“罢了,人言可畏。想不到我为社稷鞠躬尽瘁,却落得这般境地。看来这次返京,只怕凶多吉少啊。”

“王爷!”“王爷三思啊!”“您万万不可束手就擒啊!”众心腹连声相劝。

楚泽却摆摆手,咬牙道:“我楚泽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大丈夫当以国家为重!如今倘若不返京澄清,只怕会被那帮奸贼钻了空子,造成大明分崩离析啊!”

“此时家国安危系于一身,我岂能袖手旁观,让奸佞当道?就算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辞!”楚泽双目圆睁,慷慨激昂。

众心腹见状,不由得肃然起敬,跪拜在地。“王爷如此大义凛然,我等臣子岂敢不追随?我等愿与王爷同生共死,以证忠心!”

楚泽大为感动,扶起众人。“诸位肝胆相照,楚某感激不尽。只是这次进京,凶险万分。你们不必涉险,留在此地,镇守边关即可。”

“楚某若能死而后已,自当让皇上明鉴忠心。你们就辅佐新君,使大明国祚长存。今日就此一别,但愿山河无恙,来日再相逢吧!”

说罢,楚泽紧紧抱住每一位心腹,热泪盈眶。众人虽不舍,但知楚泽心意已决,只得拜别。

楚泽带着简单的行囊,匆匆上路。一路风尘仆仆,星夜兼程。

恍惚中,他眼前晃过这些年一幕幕恢宏的治国图景。西学传播,百业兴旺;北疆戍边,铁骑雄姿;教化民众,和睦相处……种种往事,历历在目。

而这一切,都将因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