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3章 平倭寇老巢(1 / 2)

加入书签

倭寇的炮舰哪里是“火龙号”的对手?海面上顿时火光冲天,炮声隆隆。一艘艘倭寇战船被轰成了筛子,残骸散落一地。

“快跑啊!这哪里是人的炮火?分明就是地狱之火!”倭寇们哀嚎着,四散奔逃。

可楚泽岂容他们逃脱?只见他站在“火龙号”的船头,大喝一声:“列阵,给我围住他们,一个也不许放走!”

水手们训练有素,立刻把倭寇的残部围在中间,形成一个包围圈。数十门火炮轰鸣,瞬间将海面化作一片火海。

“看来这次是在劫难逃了!”“天哪,我们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啊!”“完了完了,都怪老大贪得无厌,非要来明朝捞一笔,这下全军覆没,谁来收尸啊?”倭寇们哭天抢地,后悔莫及。

可恨不能恨已,只能乖乖就擒。“火龙号”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将倭寇的老巢围得水泄不通。

“走,上岸!杀进去,把他们的头子给我揪出来!”楚泽下令道。

水手们一拥而上,举着火铳长刀,冲进倭寇的巢穴。海岛上一时间刀光剑影,尸横遍野。

不消半个时辰,倭寇头目就被五花大绑,押到楚泽面前。一个个贼眉鼠眼,混身血污,狼狈不堪。

“大人饶命啊!小人再也不敢了!”“对对,我们这就退出大明领海,保证永不侵犯!”“大人仁慈,给我们一条生路吧!”头目们纷纷跪地求饶。

楚泽却冷笑一声:“饶你们?你们烧杀抢掠我大明百姓,罪该万死!今天就让你们尝尝火龙的滋味!”

说罢,楚泽一挥手,火炮齐鸣。海岛上的寨堡、战船、粮仓瞬间化为一片火海,轰隆作响。

倭寇头目们目瞪口呆,跪地不起。楚泽却并不理会,径自回到船上。

“传令下去,彻查倭患,不得放过任何一个细作!同时修整战舰,继续巡海,严防死守!还有,给我把这次战果上报朝廷,你们都有封赏!”楚泽对部下一一吩咐。

“诺!”众将领齐声应是。

消息传回京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百姓们夹道欢迎凯旋的将士,朱元璋更是龙颜大悦。

“楚爱卿真乃国之栋梁!区区倭寇,都能覆灭殆尽,这等军功,朕实在钦佩!”朱元璋拍案叫绝。

当下,朱元璋就下旨,封楚泽为“扫海大将军”,统领天下水师。从此海疆无虞,万民安堵。

可就在这时,一个不速之客却登门拜访。原来是高句丽国的使臣,自称奉国王之命,前来修好。

“非也非也,陛下不可不防啊。”廷议之上,有大臣当即提出异议,“高句丽国虽说是前来修好,但谁知他们是何居心?万一是想探我军虚实,伺机而动,岂不是引狼入室?”

群臣一片附和,纷纷劝阻。朱元璋听了,也颇为动摇:“诸卿所言有理。高句丽来意不明,我等须得慎重才是。”

就在群臣七嘴八舌之际,楚泽却突然站了出来:“陛下,依微臣看,高句丽此举未必居心叵测。相反,倘若我们能以德服人,或许反而能化敌为友呢。”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楚将军此言差矣!”“就是,高句丽狼子野心,岂是区区仁德就能感化的?”“将军不可掉以轻心啊!”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显然对楚泽的提议有诸多顾虑。就连朱元璋,也颇为犹豫。

“爱卿此言,可有把握?”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臣虽无十足把握,但臣以为值得一试。”楚泽凛然道,“高句丽虽说不是我藩属,但毕竟与我山水相连。倘若我等以仁德感化,未必不能化干戈为玉帛。若真诚相待,说不定还能让他们心悦诚服,成为我大明的坚实屏障呢?”

朱元璋闻言,沉吟良久,终于缓缓点头:“也罢,就依爱卿所言,朕亲自会见高句丽使臣,看看是何居心。若当真诚意可感,朕倒要赏他们个天大的恩典,教他们知道我大明的气度!”

于是,朱元璋下旨,让楚泽全权负责接待高句丽使臣。连番筵席,把酒言欢。

高句丽使臣们见了这般盛况,无不感慨万千。席间,他们频频向楚泽敬酒,大呼过瘾。

“将军不愧是一代名将,真乃仁者无敌!”“就是,将军宽宏大量,大明气度,果真世间罕见!”“我高句丽上下,对将军的盛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使臣们连连逢迎,大有投诚之意。

楚泽却并不张狂,只是一笑置之:“列位使臣谬赞了。我大明与高句丽山水相连,理应互通有无,休戚与共。将军我不过桑梓之臣,尽绵薄之力罢了。”

“噢?”为首一个年高望重的使臣突然来了兴致,“敢问将军,何谓桑梓之臣?休戚与共又当如何?”

楚泽放下酒杯,正色道:“尊使有所不知,百姓才是国之根本。一国之君,若能以百姓疾苦为己任,体恤民情,自然赢得人心,国运昌隆。”

“如今我大明四海升平,八方来贺,靠的就是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