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5章 阴魂不散(1 / 2)

加入书签

宋春雪迷迷糊糊中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她下了床,穿着袜子走到院子里。

“三娃,你怎么才回来?”

三娃无奈,“我去送谢大人了。”

“……”宋春雪瞬间清醒了些,想到自己跟谢大人喝了酒,自己先醉过去了。

被三娃看到,有些丢人。

她转过身,“那什么,你早些睡,我去厨房找点水喝。”

“嗯,那娘早点歇息。”

宋春雪来到厨房,发现案板上的面没了,碗里却留着干拌面。

看来三娃吃过饭了。

她这会儿肚子空空的,想热了面吃,但脑子昏昏沉沉。

算了,明早起来再吃。

次日,宋春雪一觉睡到自然醒。

一睁开眼便看到阳光从窗户的缝隙里透进来,她慌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今日这般晚了吗?

她很少睡过头。

她还要三娃烙饼来着。

匆匆忙忙的穿上鞋,来到厨房,发现桌上摞着几个洋芋韭菜盒子,三娃已经烙好了。

锅里还留着荷包蛋,打得不比她的差。

宋春雪端着碗坐在门槛上,边吃边想,三娃如今都不需要她来照顾了。

这是好事,可为何心里惆怅,不得劲。

吃过饭,她又急忙给自己缝衣服。

一着急就容易出错,她索性丢下针线去喂鸡喂驴。

反正是姚曼家的铺子开张,又不是她的铺子,穿得新与旧有何关系?

体面不体面的,是给别人看的,她何必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别人,把自己急成这样。

给花园里的牡丹松松土之后,她才慢悠悠的回屋缝衣服。

不料,不到半个时辰,她就缝好了新的裙子。

中午眯了一会儿,在三娃回来之前,她裁剪过的所有布料都缝好了。

嘿,神了哎。

晚上,她炒了猪大肠,凉拌了猪耳朵,做了浆水荞面节节,等着三娃回来吃。

好在,三娃回来后直夸饭好吃,没问一句昨日跟谢大人喝酒的事。

“娘,回来的路上,我听说今年的党参很贵,大家都开始种党参了,咱家要不要试试?”

宋春雪意外,“你还留意了这个?”

“庄稼人嘛,我听到有人在吆喝着收党参,听说不少人已经开始种了。”

“嗯,大家都会见风使舵,今年大家都种,来年春天价格就要塌一半,到了明年后半年,就要成了烂白菜没人要了,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前世就是这样的,有两阵风吹来,大家第一年赚了,第二年赔了,第三年便没人种药材。

但是天底下的药材那么多,为何大家都要种一样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其实都懂。

但当商贩收药材的价格,其中一种格外高的时候,大家都会铆足了劲儿种其中一种。

宋春雪上辈子就种过,腊月在雪地里挖党参,手差点冻断。

这次,她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打算种黄芪,甘草,板蓝根,每样都种些,明年看情况。”

反正今年家里的粗粮够吃了,他种的最多的是麦子,白面人吃,黑面喂鸡,她就不信吃白面还能吃腻掉。

三娃点头,“娘已经打算好了就成,只是种药材也辛苦。”

“能有以前辛苦?”宋春雪不以为然,“大不了我不想除草的时候,就让它们自生自灭,反正天旱的时候,照样没收成。”

三娃笑了,猪耳朵的脆骨嚼得嘎嘣响。

“娘学会偷懒了就行,既然有钱了就别太辛苦,不然老得快。”

这孩子,还知道这个。

宋春雪的目光柔和了不少,将猪大肠的盘子往他面前推了推,“多吃点,这些今晚都吃完。”

……

一大早,宋春雪喂了家里长嘴的,摸了杏仁油换了新衣服便出了门。

姚曼的酒肆已经在热火朝天的布置了,门口的牌匾用红绸子遮住。

宋春雪帮忙摆放碗筷,检查各个桌子是否干净妥当。

吉时已到,熟人都来了,两串红红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宋春雪捂着耳朵,看着红纸屑高高的炸开又落在地上,空气中充满浓浓的火药味,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她很喜欢这个气味,这是喜事的味道。

姚曼人缘不错,加上她今日穿着曙红色的缎面中长衫,胭脂红的褶子裙在脚上翻飞,真真儿是人比花娇,美艳动人。

宾客来得不少,里面坐不下了,外面摆了十几张桌子,生意可谓是红红火火。

大家也懂事,吃完跟姚曼他们寒暄几句,付了银子便走了,说是以后会常来。

宋春雪不善言辞,便暂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