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3章 死心吧(1 / 2)

加入书签

三娃跑回房间关了门,宋春雪没追到。

他现在长本事了,不仅会顶嘴,还会替她张罗人生大事了。

“臭小子,我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你读好你的书就行。若是让我发现你最近懈怠了,你就回家种地!”

三娃在里面笑着应道,“知道了,娘放心,这些事儿又不耽误我读书。”

“少看话本,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我没看,娘没发现吗,那些本子我都送到娘的房间里了,娘认的字多了,一定能看懂。”

“……”宋春雪还真没发现。

她转身回屋,发现北屋中间的暖阁上,有三层架子,上面摞着一些翻过太多遍,有些陈旧的书籍。

随手拿了一本,书皮上写着《春秋》,里面却是《西厢记》。

西厢记宋春雪听说过,却不知道具体讲的什么。

她识字不多,但翻开一看,识字不识字先识半个字。

好像都认识,却又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不是还有《说文解字》吗,她碰到不认识的,翻开来认一认不就好了。

当她得知这本书讲的是相国之女崔莺莺,和书生张君瑞一见倾心的故事,当即点亮油灯,坐在床上开始看。

这真是个识字的好方法,宋春雪同时翻开两本书,蘸着唾沫翻书,看得津津有味。

这精彩的故事让她不得不求知若渴,从各个认字的书籍中确认,那些她还没学过的字到底是何意。

读到精彩处,她只恨自己认得字不够多,就算是直音和反切,都不能让她找到那个字怎么念。

不过还好,《说文解字》能让她看明白大致意思,联系上下文,她看着看着着了魔。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觉得那些似懂非懂的字眼,看得她面红耳赤。

后面她将不会读的字抄下来,打算明日问问三娃。

看着看着,宋春雪不禁感叹,原来除了那些增长知识,能让人步步高升的书,竟然还有这等……这等不堪入目,却又让人欲罢不能的书。

难怪她曾经还担心三娃和老四不会洞房的时候,他们俩一副很明白的样子。

书中竟然还讲这种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

她算是体会到,什么叫老母猪卡栅栏,进退两难。

因为很多字不认识,她费老半天才能找到那几个字什么意思,让人抓心挠肝的同时,还有些恼火。

不行,她要尽快认字。

不然此等好书,她看着忒费劲。

不知不觉,她感觉眼皮子很重,将手中的书随手一扔,倒头睡去。

或许是书中的内容太生动,她半梦半醒间还在回味。

大公鸡叫第一遍的时候,她就睁开了眼。

脑子跟浆糊似的,她闭上眼睛继续睡。

直到东屋传来开门的声音,她才迅速起来,给三娃做早饭去。

吃馍喝汤很容易饿,宋春雪昨晚上活好了面,醒了一晚上肯定很劲道。

她将柔软的面擀薄,切成两指宽的长条,抹了油捏在手中,揪成一片一片的薄面放在滚开的洋芋汤里面,上面飘着白菜叶子,比以前过年时吃得好多了。

上面还放了两勺炒过的肉臊子。

三娃在院子里读了一会儿书回来,一进厨房就感叹,“娘,我们家天天过年嘛,闻着好香。”

宋春雪心想,她可不白做,晚上等他回来,有一堆字等着他教。

“我们赶紧吃完,娘还是去送送谢大人的好。”

“……”宋春雪抬头看向三娃,“以前是老四,现在你也不老实了。”

“娘受了大人那么大的恩情,去城门口送一送,露个面,也不一定要说什么,就是远远看着也挺好。”三娃正色道,“昨晚是我乱说的,还请娘别放在心上。”

宋春雪点点头,他说的不错,于情于理她都该去送送谢大人。

来到城门口,一眼看过去全是黑乎乎的脑袋,都是来送谢大人的。

她绕了一大圈,来到谢大人能看到的地方,安静的看着他。

今日的风格外大,吹得他墨红色的衣裳像旗子一样飘起来。

他脚上依旧穿着黑色的官靴,上好的料子紧紧地裹在小腿上,衬得他条顺盘靓。

谢征跟另一个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人在说着什么,老百姓提着篮子一个劲儿的往他怀里塞东西,让他在路上吃。

好些人舍不得他走,还哭了。

谢征笑着说,他只是回京探亲,又不是不回来了,但没人信。

京城来的大官,在这满眼都是干巴巴的黄土的小地方,待了大半年已经够久了,若是还让他留在这里,忍受春日里的黄风土雾,泥沙漫天,他们不忍心。

入了夏,这里的黄土才能生出满眼的绿来,若是老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