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传回的家书(1 / 2)

加入书签

&34;哎哟,景三毛来了呀,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我昨天才从市区幺幺那边给你哥姐补习回来,屁股都没坐热,你耳朵倒是很灵嘛,今天就知道自己跑过来了。&34;老表坐起来伸个懒腰,眼睛还没睁开,然后又躺下换个腿翘着。

&34;嘿嘿,那是肯定,我老表回来了,可不是要第一时间赶过来看看,不然以后谁带我在外面飞。&34;景玉鸣开心的说着,然后也躺在老表身边学着他的姿势。

两个人躺着聊了一会就牵着老水牛下山回家吃饭,舅舅还没有回来吃饭。问了舅妈才知道,舅舅一大早就出去卖红薯了,那时候说是卖红薯其实就是换粮食,一板车红薯出去换回来几袋杂粮。

中饭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下午和老表继续去山上放牛,老表就给景玉鸣讲了一下他父母的近来状况。原来景建国他们去市区发现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好赚钱,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刚开始只能去工地干体力活。

结果,因为他不喜欢被约束,经常性休息抽烟和聊天,被工头骂,他就很憋屈,自己干活还要被人骂,一辈子都在骂别人,屋檐下的饭吃不来。

外面混了几个月后,最后发现他自己不是打工和听人安排的命,刚好碰到在市里做木板材生意的侄子,然后就学着他做生意的样子,也租了一个门面,让侄子带着一段时间,就这样做起买卖板材的生意。

那个年代商品房刚流行,房子流通性还是很好,买了房子主要装修,所以板材需求量大的不得了。听老表描述生意还可以,但是体力活,经常需要他们搬到别人车上拖走自己请人又太贵舍不得花钱,基本上就是他们自己搬和送货。

目前景玉鸣哥姐分别读高二和高一,成绩只能保持中下游,所以望子成龙的两个人最近没有干下去的勇气,都后悔出来奔波,在村里当个村干部多好。

毕竟当初是说为了孩子读书出来挣钱,其实是看到哥姐在初中成绩还不错,想把他们培养成和老表一样,成为大学生,这样子能给他们长长脸,很符合农村攀比特色。

也对,他们一直都把哥姐成绩好引以为荣,每个阶段的成绩分数都和老表同时期对比,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过程,成绩好就到处宣扬,成绩不好当然以前哥姐也没有成绩不好的时候。

所以,后来经常对着景玉鸣说谁家孩子考了多少分,你哥姐那时候考了多少分,谁谁拿奖状,和别人孩子对比是景家教育一贯的方式。

其实,这一年景玉鸣哥姐正处于情犊初开的年龄,两人在学校都没忍住青春荷尔蒙诱导下的异性诱惑,纷纷在学校谈恋爱坠入热恋。

景玉鸣爸妈不知道这个事而已,还以为是高中功课太难造成,所以老表暑假去到曾市他们很开心,终于盼到救星回来。

但老表暑假补习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多次提示过两个人要以读书为主,进大学了胖瘦美丑款式很齐全,没必要在该奋斗的年龄培育这一花一木,主要还不是自己以后可以欣赏和尝的果子,结果浪费了青春,错过了人生。

但是两人不知道收敛,在补课期间还不停出去偷偷约会,出去玩,学习完全不在状态,被老表发现,如果不是老表说出来景玉鸣爸妈可能一直都不会知道为什么兄妹两个人突然成绩下滑厉害。

最后老表还是给景玉鸣爸妈讲了这个事,他父母气炸了,哥姐都受体罚和责骂,处于叛逆期的兄妹也和他们闹掰。但是眼看要高考,景建国他们还是妥协,求孩子们别冲动,要把读书当主业,老表也思想工作开导疏通很久,直到哥姐开学了才回老家。

听到这些描述,景玉鸣也很无语,都要高考了,临门一脚,结果他们就这样子挥霍了青春。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因为景建国他们只想着怎么赚钱,忽视了对孩子们的关注和教育,这次恋爱事情对后来家庭新一代发展影响深远,几乎整个景家都被带进无尽深渊。

老表也很茫然,明明发现了问题却解决不了根源,想起自己那时候想读书却没有那个环境,大学去了同学们都谈恋爱,但是自己却一直为了生活东奔西走。走之前,老表叮嘱了景建国夫妻多关注孩子成长,不要只想着赚钱。结果大家都知道,夫妻只是场面上的答应,然后继续只注重结果,终归不会采摘没有种植过程的果实。

然后老表问了一下景玉鸣这一年在学校混的咋样,成绩有没有提高。听到和去年持平很稳定,都笑的前仰后翻,最起码这个结果能证明景玉鸣心思没有啥变化,不然就会和他哥姐一样成绩下滑。

景玉鸣又说了自己和一些亲戚的矛盾,自己这一年受过的委屈,自己为了生活奔波的事迹,自己差点生死难料等等一件件不平凡的经历,说着说着他自己低着头抽泣着,为什么这是一个不到十岁孩子该承受的生活,为什么这是他应该承担的生活责任。

老表没有说话,他静静的听着景玉鸣的哭诉,他知道作为孩子做这些事情的不易。因为刚刚描述的好多事他也经历过,知道其中的困难,但是景玉鸣还是坚持下来,在夹缝中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