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5章 捉虫(两章合一)(2 / 3)

加入书签

她用镊子碰了碰其中一条虫子,很轻很薄,稍一用力,虫子的外壳便破了。

她把那些虫子挨个检查,全都一样。

这些虫子都已经是空壳了,里面的肉和内脏全都被掏空了。

何苒惊讶地看着那只金归蛊,小小的一只,竟然把这些虫子全都吃了。

次日,何苒把一条小蛇放进去,晚上回来,匣子里只有蛇皮。

换了一个大箱子,何苒又把一条大蛇放进去,眨眼的功夫,金归蛊就被大蛇用芯子卷进腹中,何苒吓了一跳,金归蛊,就这么被吃掉了?

可是下一刻,那条大蛇便痛苦地翻滚起来,何苒连忙跳到三丈以外,还能听到蛇尾拍打在地上发出的响声。

足足用了小半个时辰,大蛇终于没有动静了,何苒走近一看,只见原本平滑的蛇身上起了一个小包,那小包四处游移。

何苒不错眼珠地盯着那个小包,那小包和金归蛊差不多大小,想来里面就是金归蛊。

何苒松了口气,金归蛊还活着。

这是何苒三辈子以来第一次亲眼见到蛊虫的威力,虽然这只是体现在蛇身上,就已经足够震憾了,试想如果这不是蛇,而是人呢。

何苒想用竹棍把大蛇挑起来,可刚触到蛇身,蛇身便又动了,原来这蛇还没有死。

何苒嘴角抽了抽,她能猜到这条蛇现在有多么痛苦了。

足足又过了半个时辰,金归蛊才吃饱喝足,餍足地从大蛇身体里爬了出来。

金归蛊吃了整整五天,才把那条大蛇吃干抹净。

何苒觉得以后还是喂虫子吧,捉虫子的工作交给冬瓜。

天气一天凉过一天,京城里的虫子不容易捉了,元小冬在宫里待过,他就御花园里肯定有虫子。

冬瓜虽然还没有成年,可也不便进宫,何苒就让元小冬趁着给干爹元英请安的时候顺便捉点虫子。

现在元小冬不在宫里当差,虽然同在京城,可也不能经常到元英身边服侍,因此,今天他起个大早,特意买了几样干爹喜欢的吃食。

元英看到元小冬很高兴,他那么多干儿子干孙子,真没想到,最孝顺的居然是最后认的这个。

父子俩聊了一会儿,听说元小冬要找虫子给大当家喂鸟,元英叫来一名内侍,说道:“你带他去湖边桥那边,那里有虫子,前天老胡还找灭虫子的药呢,多亏没找到,否则就没了。”

所谓湖边桥,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那座桥没在湖上,而是在湖边,原本是一个很独特的景致,但是迁都之后,御花园里欠缺打理,那座湖边桥也因年久失修断了几根木头,看上去一片萧瑟,平时也没人往那里去。

老胡原本是负责清理湖面脏污的老内侍,迁都之后,宫里没有正儿八经的主子,余下的妃嫔们也没有心思去湖上泛舟,老胡很闲。

那时宫里坐吃山空,元英没办法,就在御花园里僻出一块地方种菜,多多少少也能省下买菜的钱。

老胡就是负责种菜的几名内侍之一,湖边桥周围现在都是菜地。

何苒进京后,元英对何苒说了,他们在宫里种菜,何苒还夸奖了几句,从那以后,种菜的事就算是过了明路,菜地又扩了几块,就连昭王吃的菜,也是宫里自己种出来的。

元小冬跟着那名内侍来到湖边桥,便看到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内侍正撅着屁股在捉虫子。

“那就是老胡,你在宫里时可能没见过他,他以前是管湖面的。”带路的内侍介绍。

元小冬虽然在宫里待过,可他是闵熳身边的人,像老胡这种做粗活的内侍,他是不认识的。

元小冬和老胡打个招呼,便弯下腰,帮老胡捉虫。

没过一会儿,一老一少就混熟了。

老胡对元小冬说道:“以前宫里的这些崽子,就属你的命最好了。以前服侍皇上,现在服侍大当家,你说,还有谁比你命好?”

元小冬连忙纠正:“不是皇上,那是闵熳,您老要改口了。”

在金陵的新帝一早就颁下诏书,代表祖宗废了闵熳的帝位。

那是闵家子,不是周家的,不配当皇帝。

因此,世人称呼闵熳都是直呼其名,没人再用皇帝或者先帝来称呼他。

老胡叹了口气:“是啊,要改口,都要改口,等到宫里这位登基以后,就要再改口。”

元小冬笑着岔开话题,说起了这些菜。

老胡说道:“其实这虫子捉不捉的都一样,天冷了,这是最后一茬菜了。”

元小冬就夸老胡把菜种得好,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老胡忽然四下看了看,见那个带路的内侍早就不知道去哪里偷懒了,菜地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老胡压低声音:“你老家有啥好去处?”

元小冬一怔,绷紧身体:“老家有座惊鸿楼,四方亲友共相聚。”

老胡苦笑一声:“难怪你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