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6章 百万雄师(2 / 3)

加入书签

,竟然见红了!

庆安伯回到府里,看到的便是一片人仰马翻。

君令如山,他不能在家中久留,原本回来除了取盔甲和兵器,还想带上长子。

可是现在看着脸色苍白如纸的妻子,他改了主意。

他拍拍世子尚还稚嫩的肩膀,沉声说道:“你留下,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你是长子,还是世子,若是为父有何不测,你就是顶梁柱,唐家就靠你了。”

庆安伯成亲较晚,世子也只有十七岁。

“父亲,我会照顾好母亲和弟弟妹妹,您放心吧。”

庆安伯叹了口气,又看了一眼病榻上的妻子,转身离去。

身后传来妻子压抑的哭声,庆安伯强忍着没让自己回头。

他知道这一去,他可能就回不来了。

和庆安伯恰恰相反,鲁云成却是难掩兴奋。

他是武进士出身,拜在老武安侯门下,虽有师徒之名,可是老武安侯却更重视自己的儿子陆屏南。

后来,他和陆屏南同在陆家军,可是每次立功的都是陆屏南。

陆屏南含玉匙出生,父亲是侯爷,母亲是忠勇夫人李锦绣,而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

为了出人头第,他拼了半条命才考上武进士,拜到老武安侯门下。

可是他努力拼搏得到的这一切,陆屏南却是从出生就已经拥有。

他伏低做小,花了大笔钱财请人引荐,才能踏进武安侯府的大门。

而陆屏南却从刚刚记事起,就已经坐在老武安侯的腿上,听他讲孙子兵法了。

不一样,根本不一样。

因此,当还是齐王的新帝决定迁都,并且只给陆屏南留下几千人镇守京城时,鲁云成是幸灾乐祸的,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南下金陵,他觉得他的未来在金陵。

只是鲁云成没有想到,武安侯府居然没有在晋王手中灭亡,陆屏南不但没死,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何苒麾下。

陆屏南背叛了周氏天子,而且还在何苒手下混得风生水起。

武安侯府不但没倒,而且还蒸蒸日上。

鲁云成再一次气得要吐血。

他来到金陵之后,一直没有受到重用,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他与武安侯府的那层关系。

皇帝以及满朝文武,全都把他划到武安侯一党。

他坐了几年冷板凳,动用了不少人脉,也只在兵部谋了个闲职。

这几年,他每每听到陆屏南父子的消息,都会夜不成寐。

他不仅一次后悔,如果当年他没有南下,而是留在京城,甚至用热脸去贴陆屏南的冷屁股,与陆屏南一起死守京城,那么他今日成就,是不是也和陆屏南差不多了?

至少也比冯赞那个只会靠女人的土匪要强吧。

冯赞已经是骠骑大将军了。

何苒虽然自称为大将军,但苒军当中真正的大将军只有三位。

一个是何秀珑,一个是投诚来的符燕升,还有一个就是冯赞。

这三个人,鲁云成全都看不起。

何秀珑区区女流,符燕升是降将,冯赞不但是降将,更是一个靠女人上位的土匪。

他们凭什么做大将军?

也只有何苒这种头发长见识短的女子,才会重用这三个人。

在鲁云成看来,苒军当中能与他相抗衡的,只有武安侯陆屏南。

只是可惜,何苒把守卫京蓟的重任交给了陆屏南,鲁云成有些遗憾,他还是没有机会在平等的环境下与陆屏南一较高低。

好在还有陆臻!

鲁云成见过陆臻,一个从小就被娇宠长大的二世祖,骄傲、不羁、冲动、易怒、自命不凡!

京中那些出身勋贵之家的纨绔都是如此。

鲁云成平等地看不起他们每一个人。

可是当年在京城时,他还要因为陆臻的一句“世伯”而沾沾自喜。

现在回想,那是多么的可笑,又是多么的可悲。

而现在,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要在战场上替陆屏南教训他的不孝子,他要让陆臻那个黄口小儿知道,真正的战神不是他的祖父祖母,更不是他的父亲,而是鲁云成,这个曾经被他们武安伯府踩在脚下的人。

鲁云成回到家里,换上铠甲,望着铜镜中模糊的身影,他似乎又看到当年那个朝气蓬勃的自己。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等了二十年。

鲁夫人走到他身边,一脸忧色:“夫君,其实那些年,陆家对咱们”

没等她把话说完,鲁云成便沉下脸来:“陆家是乱臣贼子,岂可与我等相提并论,你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

鲁夫人垂下头去,她还记得当年她生长子时难产,是忠勇夫人李锦绣为她请来女医,她才得以转危为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