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历史变了?(1 / 2)

加入书签

“你是没看到,陈友谅来的时候那股张狂劲儿。”朱元璋笑着说完,又摇摇头,“估计他这次大败,咱们也能安生一段时间了。”

“张士诚呢?我还一直担心,他会与陈友谅夹击……”马氏叹道。

朱元璋却笑起来:“若说陈友谅志骄,那张士诚便是器量小,没打到他家门口,他才不会出兵呢。”

“若陈友谅大胜,咱们左支右绌自顾不暇,他或许会试探的来抢两个城。”

“否则除非咱们主动去打他,不然的话,张士诚不会妄动。”

看朱元璋这般信心满满的样子,马氏不由笑道:“之前议事的时候,他们都说张士诚好打,偏偏你非要先打陈友谅……”

“你信不信,若咱先打张士诚,陈友谅肯定从后方夹击。”朱元璋确实料事如神,如今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马氏也舒了口气:“好了,今年大约可以歇歇了。”

“也不能太掉以轻心。陈友谅那家伙,有钱的很,这几百艘船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朱元璋沉吟道,“若让他太安逸,又去造船了。”

“徐达常遇春他们也闲不住,休息两天,还是得去往西南走——”

话没说完,外面有人来报。

说张士诚派了几千兵马在平江一带,和朱元璋相邻的地方在游行,用不用管。

朱元璋简直要笑出声来:“不必管他,估计就是出来走走,增加点参与感罢了。”

他目光移向汉阳的方向,声音不大,却很坚定,“还是要先打陈友谅。”

张士诚此人,便是给他时间,他也会左思右想,发展不起来。

但陈友谅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不必与谋士商议,自己便定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另一边,马蓁蓁正对着今天的空白日记发呆。

她还在思索为什么。

之前的一切,好像都与她所知的历史相同。

毕竟是住在应天这样的地方,马蓁蓁自然不动声色的打听过朱元璋的过往。

从放牛的朱重八,到家破人亡被逼做了和尚,再到后来加入起义军,不管是时间还是事件,都是马蓁蓁熟悉的明史。

后来那些战事的具体情况,她不得而知,但基本时间和战争结果都是没变的。

唯独这一次。

马蓁蓁不是没想到日记的原因。

毕竟,她也是从这次太平之战前不久,才搞明白日记竟然存在有用度这种东西。

到现在马蓁蓁也不知道那有用度是怎么判的,到底是对谁有用?

总不能她的日记,还有旁人也能看到的吧……

她干笑两声,将这个恐怖的念头赶出脑袋。

毕竟身为带系统的穿越者,有个金手指什么的,实在太正常了……

其余人,不应该有金手指的。

没错。

所以这次龙湾大战变成了太平之战,完全是平行世界的原因,和她,和她写的日记,没有一毛钱关系!

最重要的是,大体结果并没有改变太多!

除了作战地点变了,其余朱元璋俘获战船,陈友谅败逃都没有发生变化。

这般一来,应该也不会影响后面太多……

马蓁蓁一边沉吟着,一边将所思所想写了下来。

因为朱元璋也没细说,马蓁蓁并不知晓太平之战的具体,但她还是将龙湾之战的后果写了一下——对于一个历史生来说,记住每次战争的意义,似乎都是必须的。

巧的是,马蓁蓁这次也在日历感慨了一下朱元璋的果决:

【所有人都认为张士诚是好打的那个,但朱元璋依旧坚定的选择攻打陈友谅。】

【若不是他也败过,有时候还会犯致命的错,我都要怀疑他是重生者或者带系统了。】

【每次做出的重大选择,几乎都没错,而且不受旁人的影响,或许,这就是天生帝王的命相?】

写完后,提交。

静等片刻,没有任何反馈。

马蓁蓁忍不住叹了口气:“哪怕有用度是0,也该及时给个反馈吧?要不我这等啊等——”

【叮,此次日记有用度:0颗星。】

马蓁蓁:……

好,好的很,白写几百字。

她气鼓鼓的叉腰站起身,正好朱标从她身边路过,瞧见她模样就笑起来:“妹妹真可爱!”

说着,他伸手一捏,把马蓁蓁嘴巴里刚鼓起的气给捏散了。

“噗”的一声,兄妹俩都愣住了,接着全都大笑起来。

跟着朱标过来的沐英不太明白两个小娃娃在笑什么,却也跟着开心起来。

廊下的欢笑吵到了朱元璋和马氏,他们一出门,就见到朱标正在揪马蓁蓁的脸。

马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