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8.拯救胡大海!(1 / 2)

加入书签

【对朱元璋而言,至正二十二年绝对是令他心烦的一年。】

睡眼惺忪的朱元璋:???

啥?怎么就心烦了?

大年初一的,因为种种原因今年还不必去向小明王拜年,朱元璋还想好好的睡个懒觉呢。

结果一大早的,老天爷就给他这么劲爆的消息?

朱元璋抹了把脸,连忙正正经经跪在床上,低头细听。

【因为这一年,他不仅被已占城镇频出的叛乱困扰,还被陈友谅和张士诚时不时的骚扰。】

【内忧外患的一年,以至于他的领地在这一年丝毫没有开拓。】

朱元璋:!!!

那这确实是值得心烦的大事!得好好听!

要是能提前知道哪里叛乱就好了,可以先预防着——不,他要直接把敢作乱的狗东西都杀了!

机械音没有感情的继续:

【第一场叛乱,出在二月初七,金华。】

朱元璋眼睛一眯。

金华,算是他的东线,如今是朱文忠(李文忠)看管着,还有胡大海,应该不会有太大事……

【元朝降将蒋英叛降张士诚,杀死金华守将胡大海及其次子。】

死、死了?

朱元璋瞳孔一缩,猛的抬起头来,沙哑出声:“胡大海……”

睡的迷迷糊糊的马氏被他吵醒,翻身“嗯?”了一声。

朱元璋顾不得她,继续听天启说道:

【随后苗人降将、副元帅李祐之跟随叛乱,杀害阆中王凯、总管高子玉,举金华而叛。】

【金华城中,躲过一劫的典史李斌‘怀省印,缒城走严州,告变于朱文忠’。】

李斌,朱元璋暗暗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是个有勇有谋的,不错。

【朱文忠使何世明讨伐金华,蒋英自知不敌,弃城逃走,直接投降张士诚。】

【何世明进城后清算叛将,金华之乱平定。】

朱元璋长舒一口气。

他知道,天启给的提示并不太详细,但也够了。

到二月初七时,蒋英便已经与张士诚勾结上,那现在……或许也已经有了苗头?

朱元璋再睡不着,披衣而起,出门去寻正好宿在客院的朱文忠。

“我那年才刚刚起兵,他便主动找到滁阳,自请愿为前锋……”

吩咐朱文忠早点回去金华细查蒋英后,朱元璋回到卧房,和马氏长吁短叹的说起胡大海。

马氏不明所以,却也认真听着。

“占领徽州,大败元将杨完者,和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一直攻打到建德,降服了溪洞兵三万人,攻克兰溪,从取婺州……”

朱元璋越说越伤心,单手捂住眼睛,嘴里还在念叨着,“至正十八年的时候,因他那长子喝酒误事,为正军纪,我、我将其亲手斩杀,他都未曾怨恨过我……”

“去年信州弹尽粮绝时,不少人劝他弃城回营,他也不肯,说那是闽、楚襟喉之地,他定要为我守住……”

朱元璋当真是伤心极了,语气都带了哽咽,“他常说,自己是个武人,只知粗鲁不通诗书,仅仅懂得三件事:不杀人,不掠夺妇女,不焚烧房屋。”

“但他又对有能力的人,尤其是读书人极其爱惜,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人都是大海推荐来的。”

“就连那几个该死的苗将,也是大海喜爱他们才华,才将他们留在帐中,他们竟然、竟然……”

朱元璋语不成调,再说不下去。

马氏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却很不解:“谁?胡大海?他……”

看朱元璋这么难受,马氏险些要问出一句“他死了?”

但转念一想,不对啊,年前也才刚见过,最近也没收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啊?

朱元璋原本还能忍住,被马氏一提起胡大海的名字,眼泪就彻底流了下来了。

听着那痛哭的声音,马氏简直忍不住怀疑自己——难道是之前传来噩耗,但她不知?

轻轻拍着朱元璋的肩膀,马氏叹道:“节哀,大海他……哎,他……”

“他遗体在哪儿?又是因何而去?咱们帮他好好办好身后事,若是被人谋害,便用那人来血祭大海——”

“对!我要为他报仇,血祭!”朱元璋猛的抬脸,一手握拳重重砸在床头,“蒋英!你给老子死!!”

“不必文忠再查了!既然、既然蒋英会做这样的事情,他的降也定是诈降!该死,老子这就去杀了他!”

大年初一,朱元璋一身杀气,轻骑减从,带着朱文忠一早便奔袭往金华。

不仅当天砍杀了蒋英、刘震、李福三人,还以雷霆手段,将整个处州上下都翻查了一遍。

处州苗军元帅李祐之、贺仁得等,因曾经与蒋英联系过,也被严格监视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