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章 好了伤疤忘了疼(1 / 2)

加入书签

中午时分,麦上将的专机姗姗来迟。

一起来的还有参谋长,情报处长,以及米军高层代表科特少将。

豪华轿车将麦上将一众拉到集团军会议室。

沃中将、盖少将、米本中将等候在此,情报处最优秀的情报官也来了。

麦上将走到门口,一个士兵大喊一声:“将军。”

会议室的人齐刷刷起身立正。

麦上将快步走到座位,环视四周,见到最后排的乔有志,微微一笑。

大部分将军的目光也都落到乔有志身上,有人在心里酸溜溜地骂一句:“麦上将的狗腿子。”

麦上将示意众人坐下。

会议开始。

乔有志解读缴获的华夏军小本子上的内容,每页纸都被拍成照片,投放到会议室大屏幕上。

第一张是一些奇怪的符号。

最上面是数字155,乔有志解释,这支部队是个连级单位,人数得到加强,属于突击连队。

下面是三角,35,乔有志解释,受伤人数。

圆圈,33,乔有志解释,活着三十人。

叉号,79,乔有志解释,死亡人数。

黑点,9,乔有志解释,失踪人数。

还有一个日期,正是与米军交战的日期。

麦上将非常满意。

集团军的情报官分析:“看上去,华夏军队赢了,实际上也承受了巨大伤亡,一个部队死亡、失踪、受伤,远远超过了三分之二,这支部队已经不能算作战斗部队,这还是一支精锐部队,精锐部队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部队。”

接下来纸上写的是枪支弹药的使用情况;

领枪弹如下:

步枪弹2000发;

冲锋枪500发;

机枪弹2000发;

手榴弹600颗;

剩下的则是粮食补给,炒面500斤,炒黄豆200斤,白菜30棵,土豆30斤。

乔有志分析:“弹药,也就一个基数,每个士兵平均分四颗手榴弹,子弹一百多发;如果战斗持续过长,这些弹药不能支持多久。”

见将军们心满意足,乔有志接着分析:“剩下的就是吃的了,这些吃的,有热量吗?”

将军们哈哈大笑,麦上将打趣说:“热量,肯定会有的。”

见他们如此高兴,乔有志更高兴。

最后一张纸上写的是主人发自内心的呼唤:“要回国了,回国就可以娶媳妇了。”

乔有志分析:“在华夏人的观念里,结婚是非常重要的事,而且华夏军人有一点非常特殊,如果他们要上战场,大部分会把婚事推掉,担心在战场牺牲,两个人越是相爱,军人就越有可能推掉婚事,让他的爱人重新选择,这个本子上的人,写的是回家娶媳妇,足以证明,他要回国了。”

情报处长抛出一个问题:“这证明是他一个人回国,还是他们全部的人马都回国。”

乔有志回答:“我们得到的是一个人的笔记本,只能证明他一个人。”

麦上将笑了:“罗比提出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我们总不能让一个笔记本吓退了吧。”

接着称赞乔有志:“乔治,你立下了大功,怎么样,幸亏我把你留下。”

随后对手握重兵的将军们说:“先生们,敌人已经回国了,他们本来就一小部分志愿者,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行动了,马上就圣诞节了,先生们,让我们的小伙们子,在圣诞节前回家吧。”

麦上将意气风发,手下的将军们也如喝醉了,晕乎乎地拍着巴掌。

尤其是沃中将,发誓一雪前耻,开始大举北进。

寒国军队如同吃了兴奋剂,第二军团所属第六、七、八师,沿半岛西部快速北上,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他们身后是米军部队,不列颠二十九旅,以及土军。

乔有志接到命令,送一批装备给土军部队,土军旅五千多人,旅长亚新准将。

土军万里迢迢来到东方,主要的目的是抱米国大腿。

米国与西方列强组建的军事集团,土国心痒得不行,千方百计想加入。

可是米国一直没有同意,原因有多方面。

为了换取米国支持,土军不管半岛与他相隔万里,也热情送来一个旅,希望换取米国的些许好感。

乔有志来到土军驻地,旅长亚新准将亲自迎接,讲了土国与东方的渊源。

“乔治少校,你看我们的样子,像是中亚人,其实,我们的祖先一直住在东方,一千多年前,我们就在华夏的北方,那时候的华夏,每年给我们上贡,向我们称臣。”

说起往事,亚新准将陶醉了。

乔有志当然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不怀好意地问:“那你们怎么往西去了?待在故土不好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