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 掩饰(二)(1 / 2)

加入书签

方颖家,住在乡下的二个女儿第三天回来了,一见父亲脸上的伤痕,不约而同问:“爸,你怎么受伤啦?是不是与人吵架了?”

方颖抢先掩饰:“他今天早晨骑自行车上班时,为了避让一位老人,老人得救了,自己却跌倒受伤。”

方颖把魔鬼丈夫打扮成了见义勇为,救老人而受伤的英雄。二位女儿感慨万端拍手赞:“老爸,好汉!向老爸学习!向老爸致敬!”并行礼。

方颖在旁偷笑,何平反有些接受不了,可又不敢说出实情,一家人变相乐融融。

吃过晚饭,何平突然想起问:“这几天李兰正常吗?”

方颖这时才想起,她心情沉重说:“这三天,她没有来上学。”

何平剧烈地震颤,语无伦次说:“她会不会知情不报压抑而出事,如果出了事那咱们的罪责就大了?”

方颖却内柔外刚安慰:“放心吧,不会出事的,她只是心情不好而在家休息,等过了几天,心情平静了,肯定会来上学的。”

何平良心发现二手合拢,拜着祈祷:“老天保佑,在这节骨眼上千万不能出事。”

再说李兰的语文老师也很赏识李兰,三天后见她没来复习,心中犯了疑问,在办公室内她问:“方老师,李兰向你请假了吗?”

方颖愣懵,接着说:“没有啊!”

语文老师追问:“那你知道她为什么不来复习迎考啊!”

方颖当然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她心中发了虚,她双脚又发抖,可她毕竟已经几次掩饰成功,也可以说是久经世故,历练老成,她马上镇定自若再次掩饰说:“我也不知道啊!”

老师惋惜语文老师惋惜说:“可是她是班中的尖子生,完全能考取重点高中或技校,给咱们班级及任课老师添光加彩,她不来复习迎考是一大损失,方老师,明天咱们一起去家访吧?”

这是一个对学生极端负责的好建议,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可给只顾自己不顾学生,心怀鬼胎的方颖出了一个大难题,

方颖灵魂已出窍,她想如果与语文老师一起去家访,夫妻俩的罪恶就要被戳穿判刑,她惊惶失措脱口而出:“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不能去。”

不能去家访,这不是咄咄怪事吗?语文老师不明白其意,他咄咄逼人问:“为什么不能去?你是否心中有鬼,再说李兰中考的信心十足,近期是全力以赴复习迎考,星期六还找我请教过难题,怎么过了一个星期日就变卦隐身,这其中一定有奥妙,方老师,你与她特别亲,你一定心中有数,是否搞阴谋诡计?”

击中要害,方颖已全面崩溃,她想,语文老师怎么会知道这隐秘,她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其实语文老师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追究之意,她见方颖老师反常,责怪自己把说得太重了一点,伤了方颖老师的心,她急忙话锋一转:“方颖老师,咱们要为每一个学生负责,如果她有难,咱们得鼎力相助,这家访,咱们一定得去,如果你没空,那我再喊上一位老师陪我一起去。”

方颖更是惊恐万状,她狗急跳墙,灵机一动找到了救命稻草,急忙阻止说:“你是另外一个班的班主任,况且语文更得备足课,你比我更繁忙,再说李兰突然中止复习迎考,我也不知道真实情况,我也急我也愁,家访是班主任的责任,也不劳你的驾,还是我抽空去吧。”

语文老师自告奋勇去家访也是激将法,既然方颖出马,效果更理想,语文教师也就不再争,她知趣而退说: “好,你去更好,方老师,我把话说在头里,假使李兰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我愿助一臂之力,咱们绝不能让这么一个优秀生错失升学良机。”

方颖想顶撞,可她还是忍住了,而是陪着笑脸说:“那我先代李兰谢谢你,我也向你表明,如果李兰是家庭经济困难我首当其冲伸出援手,总之我会想方设法把她拉回学校。”

语文老师放心告辞。

凭直觉,方颖清楚地知道,李兰是受了刺激才没有来复习迎考,自己及丈夫是罪人,罪责难逃,可是她实在想不出弥补的办法,她也想去家访,可毕竟干了亏心事,不敢面对李兰,特别是这丑事要是让李兰父母知道,那后果不堪设想,她越想越怕,几乎要昏厥。她只能采取不去为上策。又过了二天,语文老师见李兰还没有来上学,她在走廊上碰见方颖,又问:“方老师,你去李兰家中了吗?”

方颖只得再次掩饰,撒了个弥天大谎:“我去过了。”

语文老师追问:“见到李兰了吗?”

方颖撒谎已脸不红心不跳,况且谎已越撒越大:“没有见到李兰,只见到了他父母。”

语文老师继续问:“那李兰到底是什么原因不来复习迎考?”

方颖有声有色编造:“李兰家中穷,有个哥哥正在读高中,还准备读大学,他父母无能力供二个孩子读书,经过深思熟虑,只得决定让李兰辍学,反正初中已毕业,不复习迎考也无关大局。”

语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