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 失约(1 / 2)

加入书签

李兰二十五岁下半年,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电机厂的副工程师,他大学毕业,英俊洒脱,好学上进,媒人还详细介绍了其人其家。听了介绍后,全家人都默认,李兰也蠢蠢欲动。父母特意千叮万嘱:“如今上门来的媒人越来越少了,谈恋爱一定要热心,笑脸相迎,切莫冷若冰霜而错失良机。” 她也下了保证:“爸妈,年纪不饶人,放心吧,我一定会端正心态。”

相亲那天,李兰稍作修饰打扮后提早十分钟就到了相亲地点。她满怀希望,充满信心。她等也等,可过了十分钟男士还没有来。她想,他怎么第一次就失约呢?是否不中意我。转念一想,也许他有急事吧。于是只得耐心等待。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但他还是没有来,他心灰意懒。她想走,但是转而一想,假使对我不中意,媒人会来通知,他一定会来,于是只得耐下心来再等。等人心慌,特别是约会不顺利就更心慌。已过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有到,她再也不耐烦了,她自己嘱咐自己,再等十分钟,不来就拜拜。于是她又只得耐心坐了下来等待。她不断看着手表,终于十分钟到了,她拔腿想走,可另一个声音在耳旁响了起来,再等十分钟吧,于是她又等,等得心慌意乱,心神不宁,等了一个半小时后她才下定决心不等了,急匆匆回家。

赶到家中却没人,台上弟弟留下了一张便条,她读着:姐,爸出车祸,在市二院,你回家后就赶来吧。李兰急如星火,马不停蹄赶到医院。爸还在急救中,母亲及弟弟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在医院急诊室外守候。

原来李兰爸踏着自行车赶路,意料之外一辆摩托车逆向行驶而来,把他撞了个正着,他跌倒在地,昏厥。摩托车逃之夭夭。可路上行人唯恐遭诬陷而不敢搀,溜之大吉。正巧一个三十左右的小伙子踏着自行车经过,路见不平,急忙拦了出租车把他送往医院,并交上一千元押金,医院迅速给予救治。幸亏李兰父亲身上有家中的电话号码,待李兰母亲接到电话赶到医院后,那个三十左右的年轻人见病人家属到后也就放心了,转瞬就不知去向。

一个小时后,主治医生首先走了出来,三人齐上前问:“病人怎么样?”主治医生告知:“病人是被头部受到轻度的撞击后,产生的短暂意识丧失,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功能障碍,表现为神志不清,伴有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减慢、肌张力降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如不及时抢救,病情会越来越恶化,以致不可救药。幸亏送医院及时,抢救后现已脱险。清醒后中枢神经系统基本无影响。手臂上及小腿上有一些外伤,及轻微骨折,已做了处理,只要休息半个月就会好。”

兄妹及母亲松了一口气。

一会儿,李兰父亲被推出了急诊室,被安排进了病房。坐了一会后见父亲已神志清醒,李青迫不及待地问:“爸,你还记得那个撞你人的模样吗?”

父亲含糊其词答:“我只记得他有四十多岁模样。”

李青继续追根究底:“那送你上医院来的人的模样呢?”

父亲肯定性答:“我撞倒后就昏迷,不知道他长得啥样?”

李青转而又问:“妈,你还记得救爸的人的相貌特征?”

母亲捉摸不定答:“接电话后因为急匆匆赶来医院,只与恩人擦肩而过,我没仔细打量,连他的音容笑貌,长相也回忆不出,更没有问及他的姓名及地址。只知道大概轮廓,他三十岁左右,长得帅气得体。”

肇事者及恩人都找不到,大伙有些惋惜。父亲关心地问:“兰兰,今天相亲顺利吗?”

李兰愤然而起答:“黄了。”

父母抱怨:“一定又是你不主动而得罪了人家。”

李兰伸了伸舌头调皮说:“爸妈,你们冤枉我了,我今天能够主动了,到点后我还等了一个半小时,可就是不见他的踪影。”

母亲叹了口气说:“说明没有月老抛下的红丝线牵着你们。”

正讲着,突然二个交警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进来了。四人一惊。交警满面笑容问:“大伯,是不是这个人撞到了你?”

李兰父亲惊喜交加答:“因为他是逆向行驶,撞车前我们曾打了个照面,他,确是他!”

高个交警说:“据目击者检举揭发,及我们调查取证,他不但逆向行驶,还是酒后飙车,还肇事逃逸,应负全责,他不但要负担你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还得追究刑事责任。”

李兰父亲忙设身处地求:“既然已赔偿了,那刑事责任就免了吧。”

矮个交警通融说:“既然你们受害者为他求情,那我们也会酌情处理。”

交警告辞时,李兰与哥哥不约而同说:“谢谢你们,很快为我们找到了肇事者。”

二位交警异口同声说:“不必谢我们,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小伙子,给我们提供了肇事者摩托车号码及罪犯的大概轮廓才使我们在短时间内就破获了此案,应谢谢那位小伙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