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一计不成,又生二计(1 / 2)

加入书签

叶无双每天都来尚书府哄人,但是在赵惟青几个人的多方拦截下,每次都没有成功。

接连来上那么几次后,就连石煜都没了耐心,决定改变计划,不再拿赵时锦母子当人质。

但原先的计划还是要实施的,所以,满朝文武在这天的早朝上,得知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

“在今日,朕收到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突厥匪徒偷袭了咱们的西北大军营地,有十多个爱国将士,死在了这一场冲突当中,那些可都是咱们大楚朝的子民,大楚朝的将士,朕要为他们报仇!”

“朕打算安排十五万大军,主动进攻突厥,拿突厥可汗的人头,来祭奠我大楚朝为国牺牲的将士们!”

打仗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儿,深知大楚国库并不丰盈的赵惟青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平洲刚刚经历过蝗灾,还需要好几年的休养生息,南方又有洪涝,值此多事之秋,实在不宜在动干戈啊!”

“赵尚书此言差矣,须知我大楚为泱泱大国,岂容突厥这种弹丸小国随意侮辱,今日他敢偷袭大营,暗杀咱们大楚士兵,须不知明日,他是否又会越过城墙,危害我大楚百姓,若是放任此等霄小行径蔓延,让人以为我大楚无能人,日后任何一个弹丸小国岂不是都能欺负到我们头上。”

周长明这一段慷慨激昂的陈词惹的石煜连连点头,没错,他就是这个意思。

赵惟青还是坚持反对。

道理他都懂,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楚朝国库没钱,用什么来支撑这十五万大军出征,就凭着一腔热血吗?

“开元六年,太祖皇帝御驾亲征,历时三个月,共花白银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五十两。”

“开元十八年,突厥入侵,历时二十一天,共花白银十三万五千两百八十两。”

“宣汉十八年,倭寇入侵,扰我边关渔民,为彻底扫平倭寇,刘将军共历时三年,才将倭寇赶到海外,此次花费白银五百多万两。”

“陛下,如你所言,此次西北军需要深入突厥腹地,将突厥可汗的头颅砍下,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也就是几个月便能完成,所耗银两便能达到几十万两,但凡中间再有什么差池,时间拉长,战线拉长,所耗银两估计百万不止。”

“陛下,目前国库余银不过千万两,还要支持国家的日常开销,更何况,一旦我们与突厥开战,其他周围国家如大食,女真等可能也会趁机作乱,到时候几线作战,国库如何能够支撑。”

赵惟青的话,确实也不无道理,可是这不是石煜想看到的。

“依赵尚书所言,我们大楚朝便只能忍气吞声,任由突厥人欺负了?”

“自然不是,此事有许多解决方案,陛下莫急,容老臣一一道来。”

赵博文听着石煜想打仗,就想起小外孙所透露的,二儿子赵惟民乃是在狗皇帝的设计下,万箭穿心而死,如今石煜开口就要打仗,他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

听着赵博文列举出来的对此次边境冲突的方案,石煜的脸色越来越黑,最后将手上的奏则直接扔到赵博文面前。

“朕这个皇帝现在是说话不管用了,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够反驳了。”

有赵家嫡系的官员出言反对。

“陛下,请息怒,赵丞相并没有顶撞天子的意图。”

“陛下息怒!”

齐刷刷的一大片官员跪下去,让石煜的脸更黑了。

究竟他是皇帝还是赵博文做皇帝。

他的话一说出来,就有无数人反驳,反观赵博文一开口,就有无数人认同,这让石煜对赵家人的印象更差了。

该死!

这时,叶无双开口了。

“陛下,臣也认为,直接攻打突厥,拿下突厥可汗的首领这事儿不妥。”

这是他们商量好的套路,以退为进。

先提出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条件,此时此事必定被大多数人反对,此时再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因为先前已经拒绝过一次了,这一次这个折中的方案便不会被拒绝,而这个方案,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陛下,赵尚书所言极是,此时大楚朝刚刚经历过几场磨难,国库不丰,并不是攻打突厥的好时机。”

“可我同样也赞同周大人的观点,突厥匪徒如此猖狂,如果不给他们一点教训,恐怕别的国家会相继效仿,所以我认为,在恰当的时机可以出兵,打的突厥彻底臣服。”

这话倒是还让不少大臣认同,连连点头。

“突厥人善用骑兵,我们要彻底让突厥臣服,就要打到突厥的老巢去,草原广阔,多有不便,所以,咱们大楚朝要养出自己的骑兵!这样,在适当的时机,我们便能快速出击,速战速决。”

“当然,此次突厥匪徒挑衅,我们也不能就此算了,我提议,可以让西北守军主动出击,给突厥人造成成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