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食在羊城(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有人说粤菜是清、鲜、嫩、滑、爽、香、脆口味,这样总结是面面俱到,但张耳觉得不够精髓,张耳觉得粤菜就一个鲜才是灵魂。

不是味精鸡精的鲜,而是材料本身的味道被烹制后去掉杂味和反味只留下正味的那种鲜。鲜的食材本身就会带有嫩脆爽滑的特点,而清还是酱要根据季节去调整,只有鲜,才是贯穿始终。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食在羊城的说服法,作为一个外地人总有点不服气 ,你羊城的吃的能把全国的菜式都对应比较下去?但在到了羊城,吃过了本地菜后,张耳发现自己的观念进入了误区,并不是要对应比较才行,把单一特点提升到极致也是一种行。而在知道了羊城还有这么多好饭店,这么多好小吃,张耳对后面的行程更加期待了。

在地图上给陶陶居打了个勾写了个“午”,莲香楼写了个“早”,张耳开始吃自己的菜。

乳猪天王,把一只乳猪烤好,把肋排取出,去骨,切成六条,辅佐是酱。烤乳猪本身就要烤到脆皮,这份乳猪天王更是嘎嘣脆,但肉又是软嫩的,可能是用油保护肉质,口感相当给力,猪皮弹牙,猪肉抚慰,没有影响总体鲜味的表达。

虾饺早晨已经吃过,但中午这份好像饺子皮精道了一些,没有破。虾还是挺多,给力。

金钱肚是张耳最喜欢吃的,可能是因为他的胃不好吧。这个金钱肚用的是粤菜经典蒸笼+碟子组合盛放的,一笼四片。张耳心说这是菜式标准?咋到哪都是这么点。不过口味要比并州的好一些,调味料的鲜和咸没有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能明显体会到笼罩整个菜的鲜,也就是原味。

裹蒸粽是粤菜特色。粽子很多地方都有,浙省金华的火腿粽,鄂省秭归的汨罗粽,晋省也有小米粽。肇庆裹蒸粽三大特点:第一,一般粽子,用竹叶包制,呈四面三角形,而肇庆裹蒸粽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第二,主要原料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千克。第三,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开水。蒸好后的成品有肉香叶香和米香,口感粘糯,可以当各种场合的饭团使用。

艇仔粥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其特点是粥底绵烂,粥味鲜甜,集众多物料之长,爽脆软滑兼备。

其制作方法是在猪肉、虾仁、鱼肉中放入胡椒粉、孜然粉、酱油、料酒等腌制半个小时,再煲白粥,煲好后把虾仁、鱼肉、猪肉依次放入白粥内,盖上锅盖熬三分钟。最后依次放入鸡蛋、火腿、油条、麻油、味精焖一分钟即可。相传正宗的艇仔粥应该是在漂浮于河上的艇仔上制作的,甚至必须在艇仔里面吃,艇仔粥因此得名。现在嘛,木质小船做盛具也算致敬古法。

这顿午饭张耳吃得很满意,不知道是得到了本地加成还是怎么的,觉得就是比在并州吃同样的菜式要好吃一点。只是吃完没地方休息,这附近也没啥电影院之类的。但张耳突然瞌睡得受不了,只好又打车十几分钟回到酒店。

这次睡得,差点和晚上连了台。不过年轻的胃口还是发出了抗议,要吃晚饭。

下楼去前台和小妹聊了几句 ,小妹推荐附近一个叫“达扬原味炖品”的店,在文明路,建议游客打车。

晚饭正好喝点好消化的,就这里了。

去了一看,好家伙,竟然还有排队外卖的。还好有堂食区域。坐下叫个菜谱上重点推荐的“椰子竹丝炖鸡”,看了看周围,椰子太小了,又叫了个“椰子飞天鸭”。鸡是招牌,备货多上得快。揭开盖一看,竟然用的是乌鸡,怪不得价格高,贵有贵的道理啊。喝一口,甜味。粤省人对甜味的宠幸也是无敌了。汤很清澈,表面的油也不多,看起来不油腻。鸡肉有点硬,不知道是炖老了还是鸡年纪大了。几口吃完,感觉总量大概有一两肉,二两骨头。鸭子也上来了,比鸡还甜,飞天鸭就是一只翅膀加几块肉。汤依然清澈,分量依然很少,如果东北游客来了肯定得吃三份才能半饱。吃完感觉不错,是个奖赏自己的好地方,但扛不住经常来。

回到酒店,看看今天拍的片,全是游记,没什么特色。明天不能这么走了,得找点当地特色拍一拍。

洗漱,睡觉。

初十,来了第三天。毕竟是冬天 ,得穿秋衣秋裤了。

大早晨打车来到莲香楼,点了鸡仔饼、凤凰流沙包和叉烧挞,还好来得早,都没卖光,又要了个粥,也没注意是什么粥,赶紧找个座位坐下。

莲香楼不愧是百年老店,每个菜都能吃出来所用 材料的原味,又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整道菜的味道。

叉烧的厚度非常薄,吃起来一点也不影响其他食材的口感。流沙包馅是咸蛋黄与黄油和糖和混合物,利用黄油遇冷会凝固,遇热会溶化的特点,在包馅时将内馅冷藏后成为固体包入面包中,蒸熟后成为液态,切开后会流出来。吃起来鲜甜平衡,并不腻味。

但鸡仔饼就有点不合张耳的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