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二章基操,勿六,皆坐(3 / 4)

加入书签

“两个伟大的人,两个所做之事和功名进取毫不相干的人!致敬!”

“这就是传承啊!继往开来,一代一代,总有那些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站出来,让我们的国家民族变得更好,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精神啊!”

“啊啊啊!封神,这话剧,这一幕,在我心里就是永远的神!”

“妈的哭死我得了,突然想起之前知乎上有个问题,说给古代服徭役挖运河的人只提供白粥榨菜,他们会不会造反最高赞的回答是这样说的,反抗,你是疯了吗?他们能把运河挖到西伯利亚!”

“是啊,在古代,粥代表着去壳后精细粮,榨菜意味着优质盐分。古代的底层民众,那里能吃到这些东西啊!”

“兄弟们,说一个大家都不爱听的事儿。我们国家摆脱饥饿,也才就是这十几年的事儿,感谢农神袁爷爷!”

台上。

收到惊艳值,10116点!

听到再一声惊艳值入账提示,李有志松开了由王辉扮演的袁隆平。

这货台词不行,不能多说,否则容易演砸。

松开瘦高老人的手,他回到了屠苏苏的身边。

看着那片茁壮的稻田,目光中透着羡慕,甚至是贪婪。

“真好啊,真想活在你们的时代啊!你们…这才是真正的天工开物。你们,还有什么巧夺天工之技?我,我还想再看看。”

哈?!

台上,听到李有志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屠苏苏整个人一愣。

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魂淡!

不要随意的脱离剧本啊喂!

至少要给我一个反应的时间,最起码给我个眼神啊魂淡!

就在屠苏苏混乱的时候,台上的李有志望向了台下。

被他充满了求知欲的目光盯着,已经被台上剧情感动得老泪纵横的农学院院长边永昌霍然起身。

“宋先生!”

piao亮!

听着台下边永昌一声呼唤,李有志故作一愣,缓缓的走下舞台,对着边永昌略施一礼。

“不知先生是?”

“宋先生,我是荣成大学农学院院长,边永昌。我们学院,现在正在优化第四代数字化种植和精准农业技术。”

听到边永昌的激动的汇报,李有志面露疑惑——这特么是真疑惑,毕竟学渣。

“边院长,不知这精准农业…是何物啊?”

“就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编程操控无人机和地面机械,对农田作物进行点对点的播种,灌溉,施肥,用药,以及收割!这套技术一旦应用,几百亩,几千亩的农场,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完成从春播到秋收的所有工作!”

“宋先生!还有我们的基因编辑工程!经过我们生物科学院的研究,利用基因技术,将玉米抗倒伏性提升了8个百分点,等明年我们的成果应用市场后,估计可以为我省提高至少三百万吨的玉米产量!”

边永昌刚刚说完,一旁的生物科学院院长便起身介绍到。

抗病小体激活植物免疫技术,以菌治虫的芽孢杆菌工程菌技术,低成本易降解缓释肥料…

随着一位位院长起身,激动的介绍着一个个农业科学相关科研成果,李有志的目光,愈加璀璨。

直到听完了最后一个院长的讲述,他才重重的点了点头。

“真好,真的好羡慕你们这个时代。”

他合起双手,对着那些目光灼灼的院长和院系主任,郑重的躬身行礼。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做到了我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正当他躬身下去之际,一直苍老的大手,将他的双臂拖住了。

李有志一抬头,便看到了目光闪动的霍仁宏,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

“先生,我们不能受你这一礼。”

将李有志扶起,霍仁宏转身看向了现场的全体师生:

“科研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知识有它所必然的传承。所谓源远流长,正是有像宋应星先生这样的人,一代一代继往开来,有我们勤劳勇敢的人民不断奋斗,才当今的盛世!”

转过身来的霍仁宏,目光一阵闪动。

“先生可知,我校的校训是什么?”

面对他迷茫的目光,霍仁宏挺直了腰身。

在场一千多号师生,也都默默的站起了身来。

“思自然以应变!”

“悟玄机以实用!”

“解民生之多艰!”

“成国家之栋梁!”

整齐划一的校训,响彻大厅。

震彻寰宇的声音,顺着音乐厅的大门一路穿行。

穿过绿草茵茵的操场,穿过熙熙攘攘的食堂,穿过了农大最早的校部大门。

校部门口,一尊仰望远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