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九章 陷阱的形成(1 / 1)

加入书签

大坑挖好后,南华和青木开始按照刚才想法,在大坑上布置了起来。

先是在大坑旁边插上一些树枝,把多余的分叉给削掉,横竖的在大坑上如织起的网,看似密密麻麻,但全部都是用细小的树枝穿插而成,根本不能受力,一受力就会塌陷下去。

再在上面铺上杂草树叶,与地面相平,一个隐蔽的大坑就呈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看到这个不起眼的大坑,与四周虽然有些微小差距,但毫无差别也不行,到时候连自己人都不知道有大坑,掉了进去反而害到自己人,毕竟野兽是没什么智慧的物种,微小的差别并不会想到是大坑,但微小的差别可让自己人知道这地方是大坑,这就足够了。

众人围着这个大坑,也是兴奋不已,有了这个大坑,自己捕猎的时候,就更安全了,谁也不会反对拥有更安全的捕猎方式。

不过这时候也有人提出,坑挖多大,多深合适,既让野兽掉进去出不来,又能适合大家处理掉进去的猎物。太宽了耗时耗力,太深了猎物掉进去大伙站在坑边也够不着,难道要干等着猎物饿死吗?太浅了,猛兽都凶横,往往一跳得两三米高,掉进去后太浅直接一个跳跃就跳出了大坑。

不得不说,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能想的到,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办法,既然大坑对猛兽能有限制作用,不用那么危险的面对猛兽,大伙的办法是层出不穷。

有说挖深的,然后做些更长的长枪,用枪和箭解决猛兽。

也有的说挖宽一些,可以捕到更多的猎物。

也有的说要挖的不深不浅,至于什么才是不深不浅,标准是什么,没法定义。

也有的说不要挖太深,这样会耗费太多精力去挖坑,可以挖两到三米的大坑,然后在大坑里倒插着箭,让掉进去的猛兽,第一时间就受伤,无法跳出大坑。

… …

逐渐的,整个大坑的雏形在南华脑袋里有个大概,在狩猎的场所中,大小不一的坑在狩猎场,每个坑中都倒插着尖尖的长刺,但凡掉进去的野兽,只要毛皮不是如人熊般那么厚,第一时间就会被戳穿。

想法经过了一番沉淀,南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道:“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猎物,引到不同的大坑中去,比如挖的大一点的坑,可以浅一些,插上倒刺,我们把类如山鹿,野羊之类的引过去,可以利用大坑多捕些猎物。”

“遇到一些猛兽如山豹,老虎,之类的,可以引到小一点的深坑中,他们皮毛没有那么厚,掉进去被倒刺刺伤是必然的,想跳出深坑也不现实。”

“遇到更强一点的猛兽,如人熊这种皮毛超厚,倒刺都难伤到的野兽,我们需要把坑挖的足够深,把它困在大坑里,耗掉他的体力。”南华一口气举出了三种大坑的用法。

听着南华讲完,大家才反应过来,大坑还能这样用,不同大坑对付不同的野兽,讲的条理清晰,不得不服。

青木也适时地补充着说:“大坑我们挖好后,也可以成为以后日常的捕猎手段,或者在野兽出没的途径地挖上大坑,隔三差五的过去看是否有野兽掉进去,让大坑帮我们捕猎,我们就可以不外出捕猎的时候也能猎到猎物。”

确实,如果大坑对捕猎有用,那以后狩猎就变得更简单了。

“明天我们正好要集中狩猎,大坑的捕猎方式,我们明天试一试,就能知道是否有用了。”青木准备明天在捕猎中尝试这种方式。

“这种隐蔽的大坑,我们以后就叫做陷阱,给野兽挖陷阱,让野兽自己不知不觉中跳进去。”青木也给这大坑取了个非常贴切的名称,大坑如井,陷进去就出不来了。

“今天大家吃完晚饭后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我们需要为陷阱准备一些倒刺,我们要削木成刺,这需要一些时间。”青木继续安排着。

“好。”大伙都赞同的说。

就这样,大伙在讨论完后,又美美的享受了一顿野味,吃的回味无穷,都期待着第二天的陷阱捕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