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清炒滑鱼片(500营养液加更)(1 / 2)

加入书签

起锅烧水,水开后依次放入裹满淀粉的鱼片,用漏勺轻柔地在滚水中搅拌,这样鱼肉既不会粘连也不会因用力过猛而碎成肉渣。为了口感更好,苏楚箐故意将黑鱼片切的很薄,待锅中的水重新沸腾,鱼肉漂浮起来,就可以捞出沥水备用这时候的鱼肉已经不再透明,奶白色的四边微微卷曲,筷子轻轻一夹,鱼片软嫩且富有弹性,再稍微用点力,便彻底碎了。趁着鱼肉仍旧温热,苏楚箐另起炉灶,锅中倒油烧至八成热,加入一大把葱花和三勺苏楚等秘制的海鲜酱油,等到热油将葱段通出香气,加入鱼片快速翻炒,颠勺前淋上几滴香油,一道鱼肉滑嫩、弹牙鲜甜的清炒滑鱼片便热腾腾地出锅了。

这时,鱼头腌制的也差不多了。

将玉钵收入空间,备好的浅口盘中平铺切好的生美,放上鱼头。苏楚箐懒得专门去供销社买辣椒,用的是[空间院子]里剩下的最后一点存货。家里没有现成的蒸笼。苏楚等便用两双本筷用皮筋双双周定。在清洗干净的锅中倒入清水.水面与本架基本保持平行,最后放上瓷盘。美上锅盖。简易般蒸笼架便大功告成刘婶给的黑鱼个头不小,想要彻底蒸熟需要的时间也比普通鱼头更长,担心三个孩子肚子饿,苏楚箐关了火,将鱼头连带着锅一起带进[美食厨房]继续烹饪[美食厨房]使用的是来自原身那个时代的烹调工具,叫做什么......电磁炉。

内嵌式的设计,炉体与灶台几乎处于同一平面,苏楚箐第一次接触这种高科技,也是首次使用,按照系统说明戳戳点点,待右下角的开机键变红,不过两三分钟,铁锅里的凉水就开始沸腾翻滚。等待的时间里苏楚箐也没闲着,在炒锅里加入色拉油和一小把花椒、八角,小火炒出香味,等到金黄的食用油,因融入调料的香气逐渐变色,便将花椒八角用漏勺捞出因为电磁炉自带的温度可视化功能,苏楚箐的香油熬煮的透亮又清澈,不用过滤都几乎不见一丝残渣。苏楚箐突然想到在街边墙上看到过的标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红色的大字振奋人心,而她更多的是不解和困惑。但现在,精确到温度的热油淋上鱼头,剁椒、香葱、鱼肉,在恰到好处的油温里再次蜕变,激发出更为层次丰富的绝佳滋味技术、科学,这些离普通人极其遥远的词汇,突然让来自古代的苏楚箐有了难以忽视的实感。

偶然窥见历史进程在这代人民发愤图强的奋斗中破蛹成蝶、浴火重生的苏楚箐,心中涌起难以名状的民族豪情与感动。顾屿衡回来的时间刚刚好,苏楚箐刚把剁椒鱼头和清炒滑鱼片端上桌,便听见前院传来门锁开关的声响。”爸爸。

钢柱跟在知晏知微后小声叫了句,“顾叔叔好。

钢柱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知道为什么,却不敢在顾屿衡面前造次,上一秒还满屋子乱窜,见家里的男主人回来,低着头像只鹌鹑,仿佛要连脑袋都埋进胸前。刘婶还开过玩笑,说要不是小顾平时太忙,她都想把钢柱送过来待上几天。

“嗯,你也好,”弯腰放鞋的顾屿衡微微点头,“怎么没看见开钰?

”他生病了,来不了。”钢柱掰着手

孩子是真的怕他。

顾屿衡脱下呢子大衣,今天院里又在开会,他穿着一套正式的黑色西服套装,白衬衫系到最后一颗纽扣,领口打着同色系的领带,虽然面上有些许疲急,整个人看起来仍旧神采英拔,气宇不凡。因为是和孩子们交流,俊郎的眉眼舒展,薄唇带着浅淡的弧度,整个人有种说不上来的温润气质。

苏楚箐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心里暗暗觉得好笑,明明他已经是她见过最不像老师的老师了,怎么还是不招小孩子喜欢?难道这就是老师与生俱来的压迫感

唇角的笑意还没压下去,顾屿衡正好看过来

偷乐被抓包,苏楚等捂嘴解释道:“虎娃生病,被刘婶和李叔带市里医院看病去了,现在也没回。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我想要不让钢柱今晚先睡在我们家。你回来的正好,洗完手就能开饭。”好。辛苦你了,后面的事我来就好。

刚到家的顾屿衡没有休息,换完鞋,便带着三个孩子去洗手。

忙了一天,他也饿了,中午照例是在食堂吃饭。过去顾屿衡对食物不挑,院里其他教授怨声载道的工学部食堂,他秉持着能吃饱就行,从来没有发过什么牢骚但今天却不知怎么的,仍旧是毫无变化的菜品,同一批食堂大厨,餐盘里的食物顾屿衡却有些食不下咽,味蕾仿佛是在短短这几日里被养刁了,难以由奢入俭,脑海中想着的都是家里的排骨和肉饼。知晏知微个头小,伸手够不到水龙头,顾屿衡给他们端了小板凳垫在脚底下,防止孩子摔下来,他站在旁边等他们洗干净轮到知微洗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地猛吸几下从餐厅传过来的香味,像是要证明什么,她说的极其认真。“爸爸,我觉得妈妈做饭特别好吃。

稚嫩的童音叫出的‘妈妈’二字太过自然,顾屿衡愣神几秒,顷刻,摸着女儿的小脑袋,他轻笑出声。”嗯,我也觉得。

洗完手,三个孩子排排坐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