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2 / 3)

加入书签

,是孝宗啊……什么!居然还有想北伐的官家?韩世忠表示不可思议。

还是建国公的赵瑗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砸懵了,他下意识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立即疼得倒吸一口凉气:“未来的孝宗……我居然真的当上皇帝了?”

但生不逢时什么的……有点太虐了吧?赵瑗突然觉得自己的胸口隐隐作痛。

【次日,朱祁钰把赵瑗叫到跟前,领着赵瑗去军营转了一圈。

“瑗儿想去北方吗?”朱祁钰笑着摸了摸赵瑗的头,眼底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伤感。每当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总会不经意地回想起夭折的朱见济。

“如果是打回去的话,儿臣就想去。”赵瑗十分耿直地说道。

朱祁钰嘴角的弧度更大:“就是打回去,你最想去看哪里的风景?”

赵瑗回答得毫不犹豫:“开封。”

“旧都开封啊,是个好地方。”朱祁钰感慨,宋朝的皇帝,大抵都对开封有感情吧。

“您想去看哪里的风景?”赵瑗反问。

“我啊……”朱祁钰眺望北方,眼里闪着灼人的光,“我想去幽州。”】

-

明·景泰时期

宫里宫外的所有大臣都看到了朱祁钰眼里不容忽视的光。

“陛下还是念着北京的。”王文心里有些难受,他侧目看向于谦,“于大人,你觉得陛下会回来吗?”

“会的。”于谦万分笃定,“陛下会回来的!”

-

南宋·高宗时期

开封……那何止是孝宗陛下想看的风景,那也是我们这些背井离乡之人最想看的风景啊!

在各个角落,因靖康之难而被迫南渡的人们眼含热泪。

-

北宋·太/祖时期

幽州……赵匡胤眼神晦暗不明,谁会不想去幽州呢?

【再往后的日子里,朱祁钰时常把赵瑗带在身边教导,这仿佛是在给大臣们传递某种信号——他很中意赵瑗,赵瑗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太子。

“鹏举、韩将军,朕近日来琢磨了一些对军队的整改想法,你们来看看可不可行。”又一日下朝后,朱祁钰留下了韩世忠和岳飞,将自己熬了几天整理的改革方案拿出来与二人讨论。

岳飞和韩世忠认真看了一遍,再抬头时,他们均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讶。

“官家,这些全是您自己想出来的?”韩世忠不确定地问道,这些想法虽然粗糙,个别措施也或许不太适用,但大部分条目润色一下还是比较实用的。

朱祁钰笑了笑,道:“也不全是自己想的,大部分都是总结前人的经验。”只不过对于宋朝来说,有些地方应该算是后人的经验。

朱祁钰好歹是当过几年大明皇帝的人,当初他毫无准备的上位,为了不辜负那个位子,他花费许多精力做了不少功课,对军队管理和边防部署也算有些粗浅的心得。前段时间去军营转了几次,朱祁钰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若要以北伐为目标,如今的宋军整体素质恐怕是不达标的。

他觉得自己应该整改一下军队,于是便将自己几年来对明军的研究结合宋军的现实状况整理出了一套方案,只是他毕竟是后世人,哪怕如今在此生活了一段时间,对前朝的了解仍然免不了有谬误,他的想法或许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在,这也是他今日将岳飞和韩世忠留下商议的原因。有些事情,还是得让专业的来。

“官家很有天分。”岳飞夸赞道。

朱祁钰摇摇头:“不必夸朕,朕不过只是学了个半吊子的行外人,在你们班门弄斧罢了。这方案你们若觉得有用就用,若实在没用也不必强行迎合朕的想法,一切以现实情况为准。北伐大计还得仰赖两位将军,日后你们只管放手去做,凡事有朕在后面担着。”

“臣等定不负官家期望!”岳飞和韩世忠激动地说道。】

-

南宋·高宗时期

光幕把朱祁钰写的方案完整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岳飞粗略地扫了一眼,判断出这是个有用资料,于是忙不迭地找来纸张,拉着儿子一起抄录。

“竟然真的要北伐了……”韩世忠有些失神,看着光幕中脾气好又愿意认真对待北伐事业的朱祁钰,他的心里莫名不得劲儿。

那个明景帝怎么不真的来附官家的身呢?

-

明·宣德时期

认真地把朱祁钰写的东西看了一遍后,朱瞻基赞叹道:“这孩子还不错呀!”此刻,对这个自己不怎么关注的孩子,他的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满意。

-

明·正统时期

郕王好像还可以?

虽然之前朱祁钰隐隐的疯批气质吓到了正统朝大臣,但他现在的举动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暗自赞许。

对比一下一意孤行的糟心今上,群臣表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