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2章 苏博文辞官(1 / 2)

加入书签

皇后敲打过之后,惠嫔总算歇下了心里那点小心思。

把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对外称病,皇后也顺势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惠嫔就彻底不出门了。

周贵妃倒是来找了几回茬,可是惠嫔一直卧床养病,她满身力气打到棉花上,也就骂了几句,悻悻然走了。

高贵妃复宠,这朝堂上又开始暗流涌动。

皇后的娘家父亲齐大人是正三品大司农,他一生只得两女儿,大女儿进宫做了皇后,小女儿则嫁给了唐太师的儿子唐延骏。

齐皇后母族势力低微,自然不能跟手握兵权的周家相提并论,这也是周贵妃嚣张跋扈的原因。

但这也是齐皇后后位稳固的原因。

惠嫔看不懂,皇后何等聪明,如何看不懂。

皇上现在把高贵妃放出来,这是又忌惮着谁了。

很快,周老将军就班师回朝了,皇上念他戎马一生,军功卓著,封他为定远侯,侯位可三代世袭。

不止如此,为了安抚周贵妃,还将周贵妃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不知是周贵妃在冷宫里学乖了,还是心机长了,这一次,她竟没有到皇后面前炫耀,也不找其他嫔妃的茬了。

皇后自始至终都一脸淡然,似乎这一切都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只叮嘱顾淮宇,好好用功,功课和武艺都不可荒废。

皇上给周家的赏赐一下来,苏博浩与周良见面的次数更频繁了,蔡正林也时不时露个脸,倒是三皇子,出现过那一次就再也没见过了。

这个三皇子顾淮宸,与太子同岁,出生也只比顾淮宇晚一个月。

比起顾淮之的唯唯诺诺,顾淮宸更显得温和又落落大方。

他母妃得势时,他也不曾跋扈,甚至在周贵妃苛责宫人的时候,他还会替他们求情,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缘。

周贵妃被打入冷宫前,还是有不少人私底下认为三皇子也有储君风范,如今,皇上再次器重周家,大家都在想皇上是何用意了。

周老将军回朝之后不久,苏博文也率兵回京了。

皇上与接待周老将军一样,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宫迎接。

但与接周将军不同的是,苏博文回京,几乎全京城的人都出动了,百姓们自发组织,迎接的队伍从城门口一直排到了皇宫。

苏博文和苏家军所到之处,欢呼声一片,姑娘们的手绢,孩子们的玩具,成年人的蔬果点心,一路不停地往他们往士兵手里塞,甚至有人虔诚的跪拜,那盛况,比皇上登基场面还大。

皇上脸上噙着笑,亲自牵着苏博文的手进了皇宫。

只有寥寥几人发现皇上眼里那丝阴郁。

苏博文此行一举将大殷赶出西境,还将之前被西境夺走的城池都拿了回来,立下了不世之功。

皇上厚赏了三军,苏博文也得了好多赏赐,可谓是价值连城,金银珠宝,宝石玉器,无一不名贵,但是,却并没有像周老将军那样加官进爵。

苏博文本就是镇国公府世子,将来要世袭爵位,自认为已经是皇恩浩荡,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他岳父赵安泰,外祖唐太师却都不这么认为。

苏博文刚从宫里回来,这二位就不约而同的到了镇国公府,一致认为苏博文该赶紧交出兵权,并且不能再从事武将官职。

苏博文心里是不大愿意的,他熟读兵法,又一身武艺,你只想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大将军。

虽然如今战事已平,但也不能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总得训练新兵,以备不时之需。

哪怕只是让他到校场去做一个参领他也是愿意的。

苏博文有些不甘心的说:“外祖父,岳父大人,博文不才,就只对带兵之事得心应手,上交兵权是自然的,我就去教场当一个练兵的教头这总该没问题了吧!”

唐太师摇了摇头说:“你太不了解当今圣上了,周家之事你还看不明白吗,皇上他忌惮你功高盖主,这是要让周家来压制你呢!”

苏博文有些气愤:“皇上难道还怕我谋反不成!”

赵安泰不紧不慢的说:“皇上知道你不会谋反,他是怕你站队!”

苏博文更疑惑了:“我是皇上的臣子,自然跟皇上一队。”

唐太师道:“若晓晓没有这么神通,皇上或许没那么担心,晓晓与太子一向投缘,皇上难免多想一些。”

苏博文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外祖父和岳父,问道:“您二位的意思一定不是我想的那样吧!”

“就是你想的那样,皇上如今春秋正盛,当初他早早立下太子,是为了安抚那些追随他的臣子,如今,太子名正言顺,又颇有贤明。

以你如今的身世,咱们三家就是不来往,别人也认定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再加上你舅妈与齐皇后的关系,皇上如何能不忌惮!”

苏博文恍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