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6章:兰陵兵(1 / 2)

加入书签

梁萧提出的条件,无疑是一种诱惑。

昨天梁萧发放的三两赏银,每个入选者当场验收。

仅仅只是参加一次选拔,就算退出,前后也能拿到总计六两纹银?

诸葛定眼里满是担忧。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向来是兵家大忌。

他当然看得出来,梁萧想遴选忠勇之士。

但忠勇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并不需要直接用近乎恐吓的手段,让他们知难而退。

终于有人忍不住询问:“侯爷此言当真?”

“当真,而且可以当场发放!”

梁萧说完,拍了拍手。

护卫们抬着一个宝箱过来,倒出里面白花花的银子。

众人看在眼里,目光热切。

钱,永远是最实在的。

“及时退出,赏银三两!入了军籍,今后便要对得起自己到手的俸禄,和接受的待遇!首先,梁家军会接受异常严格的训练,其次,随时可能成为先登部队!”

众人心头一凛。

先登部队,与敢死队何异?

至于封赏什么的,都是画大饼,谁知道自己有没有命享受呢。

梁萧一再提示梁家军的风险,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沉思。

很快就有十几个人举手退出。

梁萧立即让人给他们发放赏银。

底下众人开始交头接耳。

又有几十个人看着离开的十几人现场归还军籍,离开军营,也忍不住报名退出。

甚至有人急得面红耳赤。

前前后后,共有一百二十人选择退出。

“嗯?还有两千四百人留下来?”

清点人数之后,梁萧都有些意外。

本来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最后只留下一个人,甚至一个不留,也在所不惜。

按他的预估,应该会有一半人留下来,毕竟梁家军的待遇也是实打实的好,光是三两银子的月俸已经远超国内绝大部分的士兵。

战争时期,国家还有可能强制征兵,服兵役几乎没有月俸。

但面临死亡的威胁和残酷的训练,多数人会望而却步。

现在,却只有一百多人退出,留下来的人刚刚好凑足两千四百之数。

现场众人纷纷振臂高呼,人人激动。

“侯爷高义,照顾流民、低价售书,我敬佩万分!鞍前马后,任凭驱驰!”

“令尊高义,壮烈殉国,侯爷如今大富大贵,依然子承父志,我等焉能退缩?”

“我老家就是兰陵,侯爷免了我们兰陵百姓的食税,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原本诸葛定同样惊讶,居然能有两千人留下来,直到两千四百人表态之后,才恍然大悟。

这些人并不只是追求高官厚禄,本身也敬服梁萧已久。

诸葛定这才想起,昨天登记官和自己提到的话。

“诸葛大人,这两千五百人里,居然有两百多人祖籍兰陵,进京务工!”

当时诸葛定没有太把此事放在心上,如今才明白,这算是意外之喜。

这两百多人并没有抱团,因为昨天根据成绩选定号码牌的关系,散布在两千五百人里,带动的气氛极大影响了所有人。

“真想不到,想不到啊……”诸葛定不禁惊叹。

梁萧同样也发现军队里有不少兰陵人,心中感慨。

他原本只是恢复祖辈的税制,都还没去兰陵安排修桥补路呢,根本没想过会有这么多兰陵壮汉进入梁家军。

报纸宣传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托了自己爷爷和老爹的福。

如果兰陵只是自己的新封地,而不是兰陵侯府世代减税的封地,也不太可能有今天的效果。

这是他兰陵侯府三代人结下的善果!

古代人普遍更加知恩图报,为知己而死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梁萧对诸葛定小声道:“我原本只是想排除目光短浅、贪生怕死之辈,由此塑造并定调梁家军的军魂,再宣传一番。想不到,还会这么多人留下来。”

“军魂?”诸葛定一愣,惊讶地注视着梁萧。

眼前的少年,才十七岁而已,居然能想得这么远?

颇有些像千金市马骨,宣传到位之后,吸引更多忠勇之士。

台下两千四百双眼睛,热切望着梁萧。

激动过后,众人也冷静了下来。

他们就算目不识丁也能明白,没有人会随便让自己的嫡系部队送死,尤其是高待遇养起来的嫡系部队。

梁萧朗声道:“我再提醒一遍,一旦入了军籍,必须遵守军法,绝对服从,违者严惩,你们不后悔?”

“绝不后悔!”众人异口同声,斩钉截铁道。

梁萧罕见的欣喜若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