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大梁边境,

昆城。

不同于边境的闷热,昆城的夏日是属于潮湿雨季的,前几天被一场大雨淋湿的屋檐,直至今日也未晾干,空气里都泛着水汽,直叫人怀疑会不会待久了,身上都会生出苔藓。

曾击破的城墙早已修补好,旧砖与新石堆在一块,看起来分外滑稽,像是两面不同的墙被强行拼接起来。

士兵站在城墙之上,警惕地看着远处无边无际的丛林,即便是鸟儿扑翅惊起的枝木,也会被紧紧盯上半天。

而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中,却有女人斜靠在一处石砌垛口处,单手拿着张信纸,乐得出声。

这人头戴凤翅兜鍪,身着朱漆山文盔甲,腰间系着把唐氏横刀,举手投足利落干脆,不见丝毫拖沓,即便随意站在那儿,就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盔下面容与盛拾月有四分相像,却比盛拾月更锋芒毕露,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刃,从眉间划至的左脸的刀疤极狰狞,却不损害她容颜半分,反倒添了几分狠厉的野性。

偶有士兵视线转来,便会露出敬畏神色快速挪开。

显而易见,这人便是被大梁百姓称作战神,以赫赫战功被圣上破例封作武将之首,寓意可以武治世、威信安邦的武安君——叶危止。

旁边被绳索捆住的少女不由探头,想看看到底是封什么信,才让心狠手辣的家伙露出这样温和的表情。

叶危止眼下心情颇好,也不管对方的越矩,甚至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小侄女的信。”

她笑起来的弧度不大,只是眼睛稍稍弯起,眼尾便折出几道细纹,又道:“周围人都哄着她,都一十了还像个孩子似的,娇纵得很。”

再看那两张一前一后送来的信纸上,一张大半都在抱怨叶危止说话含糊、虎头蛇尾的,另一张的一分之一都在嚎头疼药苦。

那少女闻言,便忍不住撇了撇嘴。

如今谁不知道大梁头号纨绔的名声?所做的一堆荒唐事甚至传到了塞外,比她那位据言有芝兰玉树之姿的扶光太女,更名声远扬。

再说,若不是有她这个小姨刻意庇佑,周围人又怎会将盛拾月宠成这样,罪魁祸首也好抱怨其他人?

叶危止没再多说,又垂眼看向信件,瞧见盛拾月问她,能不能将阿娘的手镯送给宁清歌时,表情变得复杂,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莫名其妙地说了句:“兜兜转转绕了一圈,结果还是这样。”

少女不明所以,下意识问道:“你在说什么?”

叶危止的眼尾笑意淡去,眼眸中的寒意重新凝聚,恢复以往模样,便冷声道:“不如我们再谈谈,南诏国的坤泽公主,为何会突然亲自带兵袭向昆城吧。”

再看旁边少女,容貌确实不同于中原人,五官轮廓妩媚得近乎妖艳,如玻璃珠子的眼眸更是灵动非凡,手腕脚踝都系银铃,随着动作,铃铛作响。

听到叶危止的话,也未露出慌张神色,反倒向她贴上来,打蛇上棍道:“你

先将我解开,我再细细说给你听。”

贴上来的唇划过脖颈?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她故意吹着气,落在对方喉管上。

叶危止不气反笑,笑意不及眼底,只道:“解开?给公主一个下蛊的机会吗?”

她又道:“我留于南诏的探子已经回来了。”

听到这话,那少女终于露出一丝慌乱,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见一声清亮的金属摩擦声,叶危止手腕回转,出鞘的长刀划破周围空间,以极快速度挥来。

少女瞳孔一缩,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看着银白刀刃越来越贴近自己。

垂落发丝被劈落,少女汗水如雨落下,再看那刀刃堪堪停在脖颈一毫处,只要再稍靠近,就能轻松划破她的血管。

疯子!

她脑中冒出着两个字,完全不顾自己是否在她怀中,说动手就动手,要是刀刃一歪,脸上刀疤恐怕又得多添一道。

相对于执刀威胁她的右手,左手却莫名温柔,拦腰将人抱住,将已经腿脚发软的少女牢牢抱紧,压低的声音如同情人的呢喃:“南诏皇帝身受剧毒,已命不久矣,病床前发出话来,立下大功、得百姓拥护者,可继承皇位。”

她低笑了声,又道:“公主是想拿我的项上人头去换皇位?”

“你倒是大胆的很,你那些个哥哥姐姐见到我,连大声说话都不敢,腿抖得和弹棉花似的。”

目的被看破,少女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之色,刚准备咬舌自尽,那冰凉刀刃就贴上她脖颈。

叶危止则低头,唇瓣在对方发间厮磨,温情脉脉道:“你可别动什么不该有的小心思,别忘了那些对你忠心耿耿的侍从,他们会有什么下场……”

她突然笑了下。

少女背后一寒,无法克制的恐惧涌上心头,正破口想骂之时,那人却道:“准备一下,明日启程回南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