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2章 离开深山(1 / 2)

加入书签

“好。”

安小暖十分爽快。

她不等阿凤把话说完,便冲着大宝喊:“儿子,你带你阿凤伯娘去写张欠条。”

言毕,才又冲阿凤道:“把欠条写完再找我,我去给你拿钱。”

“哎,好咧。”

阿凤点头哈腰的,眼里全是感激:“谢谢你啊,小暖妹子,真的谢谢你了!”

阿凤前脚才随大宝进屋写欠条,安小暖后脚就从空间里取出了十五两银子。

而这时,院外又来了两个人。

他们听说长期住在这会得病,也改变了主意,想来找安小暖借点银子出去安家。

安小暖没有拒绝,问清楚他们要借多少以后,便让他们去找大宝写欠条。

就这样,在最后时刻,村子里又有三户人家决心离开深山。

在借到钱后,他们不断跟安小暖道谢。

那些好听的车轱辘话来来回回说,听得安小暖都有点耳鸣了。

好不容易把人劝走,安小暖掏了掏耳朵,这才舒服了些。

没多久,张翠花那边就喊可以吃饭了。

两家人凑到一起,一口馒头一口汤,吃得倒是美味。

晚饭过后,刘氏和安小暖又帮着张翠花一起,把锅碗瓢盆都洗干净,收了起来。

等天完全暗下,便赶紧钻了被窝,早早睡去。

许是第二天就要走了,这一夜安小暖和刘氏都睡得不安稳,中途醒了好几回。

次日,天还未亮,她们便打着哈欠爬了起来。

该洗漱的洗漱,该蹲茅厕的蹲茅厕,该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

别看天还没亮,但小村里家家户户都点了灯,可见大家伙儿全起来了。

要离开村子的,忙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不离开村子的,则争分夺秒跟老朋友们道别。

毕竟这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就这样,小村又忙碌了一阵。

直到天色完全大亮,大家伙儿才聚在小村口,准备出发。

要离开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身上都有负重。

或挑或背,或扛或拎,那是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的。

不离开的人,一个个双目通红,很是不舍。

做了大半辈子的邻居啊,又一起经历了生死,这跟亲人也没什么两样。

现在突然要分开,心里自然是难受的。

看着那些留下的人如此,本该是奔向新生活的众人,也不免伤感起来。

坚持留下的老人们说:“你们路上一定要小心啊,要注意安全。

出去以后,一定要好好的,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咱们能活到今天不容易啊,知道不?

尤其是要回北边的人,你们也别太死脑筋了。

如果在朝廷规定的时间内没法回到北边,你们便就近落户,可千万别成了黑户啊。”

落户青山县的人则道:“山里野虎猛兽多,你们也要注意安全。

进山找山货和野味时记得看时辰,千万千万别在外头过夜。

还有啊,村口的围栏和陷阱要定时维护。

我们得空的话,会回来看你们的……”

选择回北边的人心里忐忑万分,但对家乡的渴望让他们

战胜了恐惧:“这一别,恐怕此生再难相见。

不管是就近落户的,还是留下来的养老的,咱们都得多保重啊!”

几方人马做了最后的道别,便依依不舍的分开了。

深山里本就没有路,平时空着手出去都难行,更别提现在大家伙儿身上都带着东西。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再加上时不时做个记号。

原本小半天就能到县城,这会儿竟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等众人到青山县城门口,已是未时中了。

也就是下午两点。

要回北边家乡的人决定进县城去看一看。

一来是补充点路上需要用的物资,二来也想多打探打探消息。

而赵里正这伙人,则按照之前的计划,一到城门口就跟李卉分开了。

分开前,赵里正还警告了李卉:“想活,就老老实实的,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办。

要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李卉听言,连连点头:“赵里正你放心,我一定配合,你们别忘了我啊!”

说完,又看向安小暖:“小暖姐,你……你别忘了告诉来传话的人,我穿了一件花布裳!”

是的。

李卉今日特地穿了一件花布裳,显眼得很,就怕到时候出来传话的人看不见她。

赵里正和安小暖见李卉这样,都有点没眼看,胡乱应了几句,便带着其他人进城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