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异兆(1 / 3)

加入书签

秦王政26年暮春。

秦王嬴政以齐国拒绝秦使访齐为由,派遣蒙恬和任嚣两员大将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齐国,却被拒于高唐和平陆之外。

蒙恬翻了翻舆图,最后决定带着大军驻扎在灵丘,这里粮草充足,渡河器具完备,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二人本想一鼓作气拿下齐国,谁料骁勇的秦军与齐军对峙三月有余,从春天到盛夏,数次欲渡河而不得。

无奈,只得向咸阳发去奏疏,向王上求援。

送走奏疏后,蒙恬有些憋闷地和任嚣说道,“带着三十万大军却被对面那群缩在乌龟壳里王八羔子挡了三个月,我二人还有何颜面去见王上。”

信使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昨日傍晚将奏疏送到了章台宫的桌案上。

时值昧旦,心中压着军务的嬴政忽而从梦中惊醒,他摁了摁眉心,从床上坐了起来。

殿内燃着零星两根蜡烛,已经许久不曾有人去挑亮烛芯,在烛光的阴影处束手立着几个寺人。

听到动静,为首的寺人临小步上前,躬身低问,“王上,可有吩咐?”

“取盏茶来,再去前殿连着蒙恬昨日送到的取几卷奏疏来。”

头脑清醒,再没了睡意的嬴政打算趁着这段时间批阅奏疏,以便上朝时能及时和朝臣商讨政事。

毕竟初定五国,天下实不太平,他虽欣喜王业初成,却也实在被繁重细碎的朝政搞得焦头烂额,宵衣旰食早是常态。

一句“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的背后是无数日夜付出的心血。

寺人临得令悄声退下,余下的人安静地点起青铜兽首华镫,肃穆的章台宫像一头沉睡的雄狮,随着宫殿主人的苏醒一下子活了过来。

嬴政起身,手搭在膝上,大刀金马地坐在床边,穿着一身黑色的寝衣,半披着头发,微皱着眉头思索着今日下午刚到的前线军事。

他原以为按着齐王建的软骨头,蒙恬二人率兵前去也不过是走一下过场,应当很快便能将这最后一国收入囊中,完成他一统六国的大业。

毕竟,齐国已经四十余年未动干戈了,从海中煮之不尽的海盐带来的财富早就蒙蔽了齐人的眼睛。

那些高官贵族们也大多被秦国的金银珠宝、珍奇异玩迷软了骨头,又岂是他虎狼之师的对手?

想不到啊,没用了一辈子的齐王建最后竟然还有这份骨气和能耐,据地之利,将他举世无敌的大军拒之门外。

到手的鸭子还能扑腾出水花,这叫嬴政心中忍不住有些恼怒烦躁。

思绪纷扰间,嬴政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方才从梦中将他惊醒的那两只通体玄黑的雀鸟。

秦人尚武,他亦时常出城狩猎,见过的禽鸟数不胜数,可如梦中那般灵性十足、威仪天成的鸟儿却从不曾见过,这叫他不由得想到了久远的传说。

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只是——嬴政皱了皱眉头,他恍惚记得其中一只雀鸟体态十分幼圆,鸣声也稚嫩得很,浑不似另一只玄鸟那般羽翼神骏体态修长。

若说的大不敬些,他倒觉得小神鸟的圆乎模样有些像是他昔年在赵国乡野避难时见的小鸡崽。

却不知这个梦可是有什么深意?

毕竟,玄鸟对秦人的意义不似旁物。

嬴政神色轻动,心中揣测着,又有些微妙的期待,“田,今日朝后,你将太卜带来见孤。”

“唯,下臣谨记。”一旁瘦高个的寺人田恭敬应声,心下思量着王上近日可是遇上了什么天生异象,怎么冷不丁地想起请太卜来说话。

说来王上虽宠信术士,但他们近身伺候的寺人都知道王上并不迷信那些人,大多是抱着信其有的想法,不过是吃着那些人炼的丹丸确有几分成效这才广纳术士进咸阳。

像负责占卜之事的太卜,若非卜算吉日、农时一类,王上鲜少召见太卜大人。

他一直随侍王上身边,最近若说大事,也不过只有两件。

一是王贲将军成功收取北代地和燕国,二便是昨日傍晚间才从灵丘送到王上桌案上的奏疏,难道是王上欲请太卜前来占卜此次能否攻取齐国吗?

嬴政不知自己的一个命令叫寺人产生了那么多的想法,他只是莫名对方才的梦有些异样的情绪,对那一大一小的两只玄鸟也总有一种亲近之感,这才想着叫太卜来为他解一解梦。

秦国上朝的时辰很早,卯时便要上朝,仍旧循的周制。

没错,虽然嬴政他爹在位的时候就把周天子最后的老家都打没了,但也毫不影响务实的老秦人慧眼如炬循用周天子的许多制度。

比如这个早上五点上朝的规定,实在是非人哉啊!

索性夏日天长,卯时初上朝这件事比起冬日里来要轻松许多。

也因此,秦廷冬夏两季上朝的频次是不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