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卷第十四章:兰山动乱(1 / 2)

加入书签

“嗯嗯,好的,你也注意一点。”

叶冉冉挂断了电话,眉目上尽是焦急之色。就在昨天,从兰山市传来了消息。一伙反社会分子勾结当地警察夺取了武装,袭击了附近的存储粮仓和农场。现在部分军队已经被调遣来处理此事,因此附近的主要道路都被封锁了。

而佛指市最近的情况也相当不妙。自从上次两人亲身经历了那起杀人放火之后,短短一个星期时间,相似的情况又出现了十几起,而且也愈发明目张胆。这让不足二十万人的城市里所有的人都惶惶不可终日。

偏偏这个时候,本就反常的秋雨也变得凶猛,连续数日的大雨,让所有人都寸步难行。陈云鹭二人也被困在此地,闲不下来的叶冉冉时不时就挂出一个电话,询问自己乡亲们的情况。县里的余粮和燃料尚且足够支持一两个月,有些村子因为遭了水灾,还有房子塌了的。这些居民也被移入了县城避难。事到如今,大多数乡亲们也只能接受现实,准备迁入收容所。只不过因为天气和政策的原因,此事只能暂时耽搁。

“年初的时候预计世界粮食产量会减少百分之二十,到了年末又变成百分之三十了。”陈云鹭无奈的摇了摇头:“说是五十年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这话还真是不假啊。”

“云鹭姐,兰山市的暴动你怎么看?”叶冉冉微微皱眉。自从上次之后,她就一直黏着陈云鹭,问这问那。

“兰山市么…与其说是兰山市的问题,不如说是兰山省的问题。” 陈云鹭微微思索,打开了一张地图:“虽然兰山市是兰山省的省会,但是近年来最发达的,还是迁云市。”

“迁云市有着全国最大的铝矿,还有一些其他矿产,并且有着依托于此的工业体系。曾经靠着这些矿产致富,并且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城市。不过这几年跟随大局势,迁云市的发展倒也慢慢衰退下去了。” 陈云鹭来回比划了一下:“至于兰山市和鹿鸣市,这两座城市坐落于须江平原之上,有着兰山省为数不多的商品粮基地。现在它们都归属御正粮食总公司管理。”

“从传闻来看,武装分子已经切断了到海州和其他地方的公铁路运输,那么接下来的目的,毫无疑问就是要控制迁云市的矿产和工厂,还有兰山市和鹿鸣市的农田和粮仓。”陈云鹭敲了敲屏幕:“有了这两个在手,那么兰山省起码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实现自给自足,从而摆脱中央的控制,实现独立。”

“虽然我觉得最后肯定不会成功,但是…”叶冉冉急切的问到:“不会持续很久吧,比如僵持几个月什么的。那样弄不好我们可能都会被搅进去,这样就彻底糟糕了啊。”

“不,那倒不可能。”陈云鹭毫不犹豫的说到:“原因就是这个。”

看着她手指的方向,叶冉冉犹豫了片刻,然后开口念到:“索塔冯?”

“是的。兰山省位于御正与索塔冯的边界,现在两国正在开战,这里可以说是要紧之所。国家不可能放任这片区域陷入动乱。”陈云鹭点点头:“而且经过了几次扩兵,现在流动性的部队数量很多,想要击溃这些动乱者并不困难。一旦他们失去了工厂与农场,就与一般的土匪没有区别了。”

叶冉冉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那…难道那些人不知道这种情况吗?”

“不,我想他们是知道的。就算如今世道再怎么乱,想要做这种事情也是难于登天,说到底,就算他们勉强控制了这片区域,也难以在被封锁的情况下解决一系列问题。” 陈云鹭叹了口气:“一旦没有外界的物资交流,以兰山省如今的产业结构,恐怕很难维持。这一点,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那为什么他们还要这么做?”叶冉冉困惑的问到。

“兰山省在战争的最前线,对战场起到直接的支撑作用。多条公路,铁路被军方专门征用,还有大量政府人员也被征召。其他的包括物资在内,兰山省也承担了不少压力。”陈云鹭看向叶冉冉:“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应该由全国对兰山省进行支援。然而现在正在改革时期,国内大概也陷入了一定的混乱,各地都非常吃紧,因此这一措施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兰山省出现了人力,财力,物资的三方面亏空。而高层肯定也在对兰山省当地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配合前线的要求。”

“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因为顶不住压力,所以才这么做的?”叶冉冉点了点头。

“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确实已经无法维系。而且现在的兰山地方班子,在过去不被上面重视,现在却要承担如此大的责任。他们恐怕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只会觉得这是在给上面背黑锅。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拼了命,也得出口恶气。” 陈云鹭突然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到:“不过,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倒也算是好事。”

“好事?”叶冉冉问到。

“是的,在这种紧要的地方一旦发生了如此大的动乱,那么上面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维系这里的治安。否则前线只要一动摇,那就可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