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卷第一章:遍布残骸的太空(1 / 2)

加入书签

“入轨失败了,按照传回来的数据来看,好像…”

俾查厄火箭发射中心的指挥中心里,看着传来的消息,所有人都顿时泄了气。这已经是这个火箭发射中心本周以来的第四次任务失败,在这种节骨眼上出现这种问题,着实让人急的想要发狂。负责人咬着牙,狠狠的跺着地板,嘴里也不断地咒骂着。反而是前来督查的政府官员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作为格鲁伯最高水准的火箭发射中心,俾查厄火箭发射中心在过去曾经保持了连续五百六十二次卫星发射成功的记录。到了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再结合加拉顿协约国的大力支持,这个成功率理应更高。然而对于如此惨烈的现状,却没有谁能够苛责些什么,着实因为如今的太空系统处境实在太艰难了。

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世界各国无间隙的频繁摩擦之中,泛永恒洋同盟的触角终于伸到了格鲁伯本土的边缘,他们催发了一系列与加拉顿成员国的冲突。而急于维系其地缘安全的加拉顿协约国显然不愿放任不管,他们以雷霆之势击退了比伦斯的军队,并摧毁了泛永恒洋同盟在附近的数个军事基地,并控制了几个他们的附庸国家。如此一来,双方的局势立刻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各国都清楚,单纯被动的防守是愚蠢到不能再愚蠢的行为,给予对方的产能和有生力量重创才是关键。为此,向着对方核心区互射导弹也成了一时的风景,这也确实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而在其中,太空战,毫无疑问成为了重中之重。初具雏形的天基激光武器系统第一次大规模应用于实战中,而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最为主要的倚仗还是传统的物理拦截系统。在双方肆意妄为的攻击之下,很快原本的卫星体系就被摧毁的七七八八,临近瘫痪。而以此作为辅助的现代化远程打击系统也一下子失去了一只眼睛,精准度下降,甚至让地表的战事都出现了停滞。

不过,身为大国的参战各国,自然也不会对此毫无防备。除了使用替代品外,工厂里一批批的组件拼装完毕,新的卫星和新的火箭又一次的进入了宇宙空间,重新点亮了视野。再摧毁,再发射,再摧毁,再发射,双方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本来这种消耗应该继续下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却有些变得不对了。

随着极大量的人造物体被送往太空,再经由各式武器变得支离破碎,各种轨道上很快便充斥着各式太空垃圾。尽管与浩瀚的宇宙比起来,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在社星的近社轨道,它们毫无疑问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卫星的发射成功率从战争开始到现在,足足降低了百分之八十,成功入轨反而成了稀罕事。就算是好好待着的卫星,也会被突然出现的碎片把太阳能板戳个稀巴烂,或是把整个机体撞得粉碎,平均存活时间很难超过三个月。

即便侥幸存活下来的卫星也会被想方设法干掉,如此一来,所有的太空部署都变成了一张废纸。原本没有参与其中的东蒙加力大陆联合会本来还想着靠给双方出售情报赚点东西,但即便是没人对他们发动攻击,太空垃圾可不长眼睛。这让东蒙加力的卫星也损失的七七八八,尽管他们还在各种场合进行抗议,但是却也无计可施。即便是在国际关系最温和的年代,世界联盟也不过是在会议上随意的提出各种各样的处理太空垃圾的方法,根本没有半点能够实际实施的迹象。事到如今,大家打的你死我活,谁还愿意再去花大力气处理这些东西呢?

“算了,据我所知,泛永恒洋的卫星也没有办法长时间保存,只要能维持一致,那么力量的均衡就不会被打破,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问题的。”官员宽慰到:“我们还有超视距雷达和其他的地表或者低空侦测手段,应该足以应付现状了。在研发出新的解决方法之前,先不用发送那么多的卫星了。”

听了官员安慰,负责人不但没有放宽心,反而脸色变得煞白了起来,在场的各位也都瞬间变得躁动。自从自动化程度提升,无论哪个行业的竞争都变得激烈了起来,他们也是好不容易才留在这种重要岗位上的。他们也曾做过很多尝试,但是没有一个能够成功保护自己的卫星,而官员此刻的说法几乎相当于给他们判了死缓,在这个时代,没有用的人到底会是什么下场,想必他们都是极为清楚的。

“当然,太空战依然是我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绝对不会动摇的。只要我们能在这一领域领先于泛永恒洋,那么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我们。”似是知道众人的心事,官员又补充道:“因此大家还不能放松,一定努力的充实自己。时代属于奋斗者,只要能够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

看着听了这些话表情依然没有多少好转的众人,官员也不多待,起身前往会议室。会议室里,另外几名官员已经在等待了。几人交流了一下意见,打开了通讯频道。

“所以,根据模拟的情况,我们决定暂停九成的常规卫星发射,转向实验性卫星发射。”为首者说到:“每一颗卫星的消耗都很巨大,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调整,不能在无用的地方消耗太多精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