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9 章(2 / 3)

加入书签

缓开口:“……子由,朕当初已秘密留下遗诏,朕去世之后昱儿登基,昱儿虽聪明过人,但年纪尚小,以后免不得要你们两人多费些心思。”

“还有王安石,如今王安石虽不足为惧,可朝中仍推行激进变法之人,朕若突然撒手人寰,难免会有人借机生事,变法乃利国利民的好事,谁人都不得阻拦,若有阻拦者,不管他是谁,都不必留情。”

他絮絮叨叨说了许久,直至最后没有力气再次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司马光却是听的一脸懵。

有些话他不好问官家,等着苏辙与他一起从御书房走出来之后,便皱眉道:“子由,方才官家说昱儿聪明过人,若我没记错的话,昱儿不是小皇子的名字吗?小皇子如今已是痴傻,官家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脑海中有个大胆的猜测。

苏辙看着他的眼睛,不急不缓道:“您想的没错,就是您想的那样,小皇子养在苏家,好好活着。”

司马光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可很快,他面上就浮现几分喜色来:“难怪……难怪你也好,官家也好,竟一点不着急立储之事,原来早做好了打算。”

苏辙却是一点笑不出来。

回到了苏家,他仍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苏轼很快就牵着小苏迟走了过来,两人齐齐开口:“八郎,你怎么了?”

“爹爹,您怎么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两人面上与语气中皆是关切。

苏辙却是摇摇头直说没事,他拉起小苏迟的手道:“迟哥儿,明日你随爹爹进宫一趟好不好?”

他虽不是医者,但与官家,孙神医相处的时间多了,也能看出官家时日无多。

他不愿官家走在黄泉路上时留下遗憾。

小苏迟知晓自己爹爹是大官,经常前去宫中早朝,所以对皇宫很是憧憬,自然是想也不想一口就答应下来。

翌日一早,小苏迟就跟在苏辙身后进宫了。

官家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还能见到小苏迟。

几年的时间过去,小苏迟长大了,长高了,长得更可爱了,一点不怕生,看到官家喝药,奶声奶气道:“……官家,您可不能嫌药苦就不喝药,娘说过的,不喝药病就不会好。”

他向来是个贴心的孩子,瞧见官家笑眯眯喝下药后,还拿了糖渍梅子给官家吃。

官家别提多高兴了。

脸上难得露出笑容来。

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小苏迟都陪在官家身边。

官家强打起精神与小苏迟说话,问小苏迟平素在家都是做什么打发时间,最喜欢吃什么东西,如今可有启蒙……小苏迟回答的一板一眼,有条不紊。

一直等到傍晚,小苏迟才抱着糖果盒子跟着苏辙走出了皇宫。

回程的马车上,小苏迟更是笑眯眯道:“爹爹,我喜欢官家,官家是个很慈祥的长辈。”

他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点不好,那就是与苏轼小时候一样,喜欢吃糖。

故而得了一盒子糖果的他愈发觉得官家真是个大好人。

苏辙知晓吃甜食是孩子的天性,并未不准小苏迟吃这些东西,可凡事皆要适量,控制了小苏迟吃甜食的量。

苏辙笑道:“那你喜欢官家吗?”

小苏迟头点的宛如小鸡啄米似的:“喜欢。”

说着,他道:“爹爹,等我这盒子糖果吃完后,您能再带我进宫吗?”

苏辙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含笑答应下来。

可惜啊。

还未等小苏迟一盒子糖果吃完,官家就已经去世。

临终之前,官家当着司马光,苏辙等大臣的面道出了小苏迟的身世,更下令传位于小苏迟。

这消息一出。

众人是面面相觑,显然不知官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他们已亲耳听见官家说这封遗诏在两年前就已拟好,也不敢多言。

汴京内外很快就挂起了白绸。

苏辙坐在回苏家的马车时,四处皆可见触目惊心的白绸,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好像从前翁翁去世时一样,他明知生老病死乃常态,但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难受,闷闷的,似有些喘不过气来。

苏辙已在宫中足足待了三天之久,毕竟官家驾崩,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的。

司马光的意思原是派人将小苏迟接进宫,但他却担心小苏迟害怕,顾不得几天不眠不休,要亲自走一趟。

苏辙刚行至自己的院子,就看到苏轼牵着小苏迟的手站在院子门口等着他,两人又是齐齐开口问他可曾有事。

苏辙摇摇头,道:“我没事儿。”

小苏迟却是板着脸道:“爹爹,您撒谎,您眼睛黑的像被人揍了一拳一样,怎么会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