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71 村助(1 / 2)

加入书签

眼看着刘季脚底装了弹簧一样,蹦跳离开,满院子宣扬他也是有零花的人了。
秦瑶嘴角一撇,丢人现眼的玩意儿。
低头,继续盘账。
最近刚刚把福隆商行的神力书箱定单完成,宋瑜去了府城一趟,把后续的账款结算回来,除去各种成本税务,秦瑶个人这边入账650两银子。
这一次,宋瑜并没能带来更多订单,福隆商行那边需求量大大减少,只要了两千只,半年内交货。
平均下来,明年上半年文具厂每月只有六十两左右的订单量。
如果不是有了新产品仕女匣,秦瑶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当即便嘱咐宋瑜芸娘等人,继续研发新产品,不可懈怠。
不过有了这650两入账,年礼所需170两支出看起来也没有那么肝疼。
有增有减,再算上原本的,现在秦瑶手里还有现银2736两,以及满满一仓库的粮食。
另外还有一百只螺钿款仕女匣将在这个月月底交货,如果顺利,除夕前还能再收到一笔巨款。
是以这账目核算下来,秦瑶心情又恢复了舒爽。
现在手里的银子和粮食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要是能和新来的县令继续打配合,她这地主婆的日子别提多开心了。
宋章一家年后便要离开,这么算起来,新县令将在年后的两个月内到位,到时候略备薄礼,让刘季带过去试一试新县令的想法。
不过这种事情,得‘你要我有’才好,如今开阳县的民风已经好得不得了,只剩下一个当缩头乌龟,翻不起风浪的王麻五。
反倒是秦瑶这个‘恶鬼娘娘’在道上名声更凶。别到时候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她给烧着了。
想到这里,秦瑶感觉自己不能太乐观,就算新县令与宋章是同届进士,为人也有君子之风,但人是会变的。
算了,到时候再说吧,现在多想无益处。
合上账本,秦瑶起身伸了个懒腰,提起可以怀抱的小炭瓮,出门去村中巡视。
快要下雪了,她得通知各家各户做好准备,顺便看看村中鳏寡和老人,注意气温变化,预备好足够的保暖物资。
今年村里人小富了一波,九成村民过冬物资充足,已不需要秦瑶担心。
余下一成,都是已经丧失劳动力的孤独老人,一共有三个。
原本是五个的,前几年冻死了两个,现在只有三个了。
因为没有劳动能力,其中两个还有慢性病,放在以前,基本就是熬着等死的。
但秦瑶当了村长之后,从族中公款里拨了一部分出来,每月都给这三个老人发放免费的食物和蔬菜,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如此一来,本以为自己春天都熬不过的三个老人,一直好好活到了冬天。
过冬需要厚实的衣裳,仍旧是从公中出的,三人的屋子也是秦瑶嘱咐刘阳等村里青年帮忙修缮,不再透风。只要炭火充足,又将迎来春天。
对秦瑶做的这些事,村里人有意见的不少,但在秦瑶说了一句:“日后凡是我刘家村村民,年老无力之后,都是这个待遇。”
村民们便都没有怨言了,反而有种老有所依的心安。
秦瑶还打算以后从给村民的分红中抽出一部分,作为村民们的养老金,也鼓励其他未参与入股的村民每年上交族中一部分银钱,用做养老保障。
而这份统一账目里的银钱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她准备交给村中擅于经营的年轻人,让他们钱生钱。
关于这一计划,老村长和族长都很支持,并且正在帮忙游说村民中,乐观的话,明年开春就可以执行了。
这些日子秦瑶也没闲着,有刘季招呼宋章一家,她不需要操心人情往来,趁此时机在村里组建了刘家村村助领导班底。
在保持原有村长族长的组织构架前提下,因为刘家村流动人员日益增长所带来的问题与矛盾增多,村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所以特别增设村助这个非官方位置,协助村长族长料理村中一切大小事物。
这个请求一提出,就得到了全体刘家村村民的大力支持。
毕竟,这可是名正言顺的一个位置,和往年村长族长随便喊一个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经过全体村民投票,最后选出刘大福、刘阳、刘琪、刘仲四人成为村助。
秦瑶把村子巡视一圈,便将四人里能喊来的都喊来,让他们找人去修剪路边延伸出来的树枝,省得天气更冷结冰,冰凌坠下误伤路人。
“还有村里那三个老人,等到下雪的时候,就把他们三安排到一间屋子过冬,互相间有个照应,村里的炭火也能省一点,村里照料起来也方便些。”
能来的只有刘大福和刘阳,一老一少认真的记下村长嘱咐。
“对了!”秦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对刘阳交代:“山脚下那边你安排两个村中闲散人员,让他们没事就过去转转,预防有野兽下山伤人伤畜。”
刘阳:“好。”
待到二人各自散去,秦瑶又去了趟学堂。
开课好几天了,甄玉白这几日白天基本不去莲院,秦瑶夜里暗中观察,只逮到他一次。
没有意外,又是被公良缭一句无情的滚给吼跑了。
秦瑶猜测,京城里可能有人想把公良缭叫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