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 妹妹什么都不知道!(3 / 5)

加入书签

地的花生给收割下来。

但是还不知道效果什么样,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开个头就可以结束了。

效果没问题的话,就会把这片花生收割完毕!

“行啊,那就试试吧。要是真可以的话,我家还有好几垧地呢,也都是这个早熟品种。

到时候咱们就按照一垧地多少钱来收费,省下这个力气干点别的。这玩意儿实在太累了!”

这片花生地的主人是一位老大爷,说话也特别敞亮,一看眼神就知道是个实在人。

割茬机进入地里面一尝试,第一下割的有些太深了,但是也只是多带了一些泥土,确实挺好使。

孟祥云调整了一下刀片儿的高度,再次尝试,效果就特别的棒。

而且自动收拢也非常的灵活,堆儿的大小再调整一番,效果绝对能够堪称完美!

“你这玩意儿可真好?机器多少钱一台呀?”

“两千多呀,那也不算贵呀。噢,必须要十五马力的拖拉机才能用,那就犯不上了!”

一个多小时以后,半垧地的花生全部搞定。

绝对要比手工弄的更加干净利落,关键是一下子人就闲了下来,要不然的话能累个半死。

通过一番交流,老爷子接下来的五公顷花生,也都全部让孟祥云来负责进行收割。

听说还可以直接进行打秧子收果,干脆就一包到底。

每公顷一千五百块钱,但是车斗和拣花生的人是他们自己来负责。

孟祥云其实觉得这个价格真不便宜,毕竟上辈子多年以后的花生收割机,每公顷收割的价格也就千八百块钱。

那个难度应该比这个难度更大,而且多年以后的千八百块钱,只能算是现在的四五百块钱!

这么一算的话,其实收费也算是比较昂贵。

可问题是人家同意呀!

“我们就图个快。刚刚开始收秋的时候,花生的收购价格好不说,水分也足。

这个时候最能够卖上价,速度慢的话,就赶不上这一波好事儿了。”

老大爷这个考量很有高度,看起来好像多花了一千五。

但实际上光是水分方面,就能够多卖每公顷至少七八百块钱。

价格方面那差距就更大了,每公顷有可能多卖好两三千甚至更多。

一般说来,每年刚刚秋收的时候和全部都收完时候的价格差,至少都是五毛钱以上!

孟祥云和老爹回到了家里面,稍微休息一会儿之后,就开上另外一台十五马力拖拉机装上了大水桶。

来到村东头的机井,让堂舅家的大表哥给放了一桶水。

“这个钥匙给你们就行了,想要放,直接自己过来放,反正这也是公家的东西。

我教一下你们怎么弄,云子肯定一学就会,特别简单。”

大表哥李山认真的教授了一下,孟祥云学会以后就把钥匙揣到了兜里。

递上一根烟抽完以后,大表哥就匆匆忙忙回家干活了!

孟祥云和老爹来到了东南地,开始给菜地浇水!

一共是将近六十公顷的菜地,足足浇了两天时间。

浇水的效果是真棒,再加上大太阳一晒,第三天地里全都是一片生机盎然。

菜苗都已经出来了,孟祥云接着就要考虑如何销售的问题。

现在农村各家各户的蔬菜基本上也就剩下了大白菜和胡萝卜大萝卜土豆子老黄瓜和晚豆角!

豆角和老黄瓜现在特别的多,很多人家吃不了都是送人。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豆角最好吃,老黄瓜炒着吃和做汤味道最鲜。

孟祥云决定要去城里找找销路,根据他上辈子在春城定居的经验,立刻就在三家屯儿里面搞了一次大收购。

老黄瓜和晚豆角以及土豆和大葱弄了满满一车。

但实际上也没花多少钱,就给收购下来!

而且村里人还特别高兴,因为往年不少人家吃着吃着就扔了,根本就没变成钱。

孟祥云带着西院的李梦和李想,他们这次还是去省会春城。

两个姑娘反正待在家里也没事儿,就去春城溜达溜达。

如果孟祥云的秋菜好卖的话,她们两个给帮忙,肯定也不会亏待。

三大爷和叁大娘,倒是没想着让她们赚钱,就是单纯的给帮帮忙。

一大早出发,狂飙了三个小时就来到了省城!

这个时候也才上午七点多钟,拖拉机停在了

汽车制造厂的家属院儿门口。

要说整个春城什么人最有钱,现在这个年代,绝对就是汽车厂的工人们最有钱。

工人们有钱,家属当然也不会缺钱!

所以想要卖的好卖上价格,自然就要选择这种有消费能力而且人口密集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