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一九九六年的第一场雪!(1 / 4)

加入书签

老一辈子的人对于农村生活的感情,远远胜过对于城市生活的渴望。

李富贵和陈桂芳,还有孟繁海都不想到城里过日子。

尤其是养老这件事儿,就更不想在这种鸽子笼子里面待着。

反倒是大表哥李宝十分的羡慕孟祥云有这么好的大房子,从眼神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他对这里充满了野望!

李老三没有什么感觉!

他还是更喜欢农村的那种生活方式,城里面的生活让他觉得不太适应。

众人一起离开了这套房子,随即就回到了松大家属院,开上车就赶紧回家。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反正就是各种各样的忙碌!

等到第一场雪从天而降的时候,孟祥云这边终于算是闲了下来。

春城汽车制造厂那边的食堂已经完成了秋菜冬储,通通都是孟祥云这边给供的货。

除了提供一大批的秋菜以外,还提供了很多的肉食大米白面小米,以及农村笨榨的豆油!

孟祥云通过这段时间的持续供货,真正是赚的盆满钵满!

接下来的冬天也要继续供货,但主要就是各种肉食粮油之类的东西。

他已经做好了各种储备,到时候直接送过去结账就行了!

孟祥云这段时间给领导们家里,时不时就送上各种各样比较稀罕的东西。

再加上长得帅嘴巴甜,深得领导家属的喜欢。

尤其是那些老头老太太,见到他都特别高兴。

所以他这个汽车制造厂食堂的材料供应商,位置稳稳的,别人想要抢走都很困难。

关键孟祥云还很有危机意识,总是做好提前服务。

所以张主任那边特别放心,厂领导那边特别舒心,用他用的非常顺手。

随着一九九六年的第一场雪下来以后,天地之间一片洁白。

由此,三北正式进入了冬天!

孟祥云开始了新业务,大量收购囤积花生。

当初他是整个十里八村最先卖掉的一家,四垧地卖了十万出头。

那时候是三块二一斤,水分很足。

其实还有很多人家都有机会把花生卖掉!

因为孟祥云家的花生收割机一直都在忙碌,收货的速度要比往年快了很多倍。

很多人家老早就把花生白果弄到了家里面!

但他们就是得高盼高,觉得三块二还能往上涨。

但实际上也就是上涨了一毛钱以后,就开始掉价!

这一路降价,村民们反倒是有些毛鸭子,纷纷着急往出卖。

于是这价格越卖越低,越卖越低。

最开始卖的还能达到两块六七,等到下雪以后都已经掉到了两块二!

而且现在花生分量还掉了很多,也就相当于孟祥云家里买花生时候的一块八九。

这么一算的话,这些人家都赔大发了,至少一斤就要少卖了一块多!

现在价格这么低,反倒是更加着急卖。

因为已经开始谣传,今年的花生价格可能会下调到几年前的一块五六。

孟祥云却非常笃定,不管年前价格掉到多低,等到来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至少价格还能回到三块以上。

既然他这么笃定,将来肯定会价格上涨,而且手上也不差钱,证券账户里面还有好几个小目标。

所以他就没有必要替郑春生这样的花生贩子来回倒腾,只为了那一毛钱的利润!

孟祥云提前至少一个多月,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

所以在东南地和西北地的菜地空出来以后,全部用磙子给压平夯实。

然后找了很多人帮忙,在这两片机动地上建起了钢结构的大库。

这两个大库就是为了方便储存花生!

不过他当时可没有这么说,只说是为了方便存放收购的各种农产品。

雪后的路面儿已经被各种车辆压实了,滑溜溜的摩擦力很小,行走在上面感觉就像是在镜面上打出溜滑。

不过今年冬天好像是没有多少雪,雪后一场大太阳晒的莫名其妙。

除了山上雪厚的地方没啥变化,到处都在消融,感觉好像突然就从冬天到了春天!

这场大太阳对于孟祥云来说绝对是好事,对于其他的粮食贩子来说也是如此。

不过近来粮食贩子都已经开始消停了!

可能也都觉得价格不太好把握,所以也不敢贸然的抓一大批放在手里。

万一没有好价格都砸在手里,估计当时跳楼的心都有了!

那时候还有自个跳楼的也算是一条好汉,更多的估计只能找一棵歪脖子树杈挂根儿绳,或者直接喝点幺零五九或者乐果油!

死也是一种奢侈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