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1章 宁王,铁石心肠(1 / 2)

加入书签

“大哥也来了盛京?”

听到这句话,陈芷墨脸色微变,“他有些事耽搁了,现在还在路上。”

北宫攸没再多问,让紫檀将人扶进房间。

入座后,陈芷墨看着空空荡荡的房间道:“你那王妃呢,你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她在你身边伺候?”

房间内虽然干净整洁,但却没有女人之物,想必平日没有女人居住。

“王妃她……她在盛京抗疫。”风铭回答。

“抗疫那都是爷们儿的事,哪里轮得到她一介女流,她当紧的事便是照顾阿攸。”陈芷墨嗔了句。

对于林妙音这个表妹她印象不多,听说是个嚣张跋扈的。

来的路上她就在担心这样的女子不能照顾好阿攸,结果果真是这样。

“她医术很好,抗疫当立头功。”北宫攸肯定道。

“原本王妃在照顾王爷,后来,后来……”风铭说着下意识看向紫檀。

后来紫檀姑姑把王爷劫过来,王妃还怎么照顾

在紫檀的注视下,他硬着头皮道:“后来盛京下大雨,王妃过不来。”

风铭帮林妙音说话不算什么,令她惊讶的是,北宫攸竟然也为她说话,还肯定了她的医术。不是说阿攸对这个王妃极其厌恶么,现在怎么这般认可?

上次紫檀告诉她阿攸对林妙音有了改观,她还不信,看来这是真的。

他们夫妻和睦,倒也是好事。

“对了,这次我过来有要事要交代你。”陈芷墨看着外面的牛车,开始进入正题。

她此来还有更重要的事。

“大嫂请说。”

“听说盛京缺粮,我便从江陵运了一批粮过来。”

陈芷墨说着眼底有些愧疚,“我没有打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贸然让紫檀将你劫来,本想好好照顾好,不料给你惹了大麻烦。这些粮,就当我给你的赔罪,这也是你将功赎罪的机会。”

北宫攸和风铭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

牛车装得满满当当,约莫有三四十石粮食。

但比起盛京的缺粮,这些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我知道还不够,但这些并不是全部,运粮的大部队还在路上。你先带着这批粮回京,再过日,你大哥便带着粮食去盛京接应你。”

陈芷墨声音依然温柔,让人无法拒绝。

北宫攸看着记忆中那抹温暖娴静的脸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

只要是她的事,他都会去做。

陈芷墨离开后,风铭忍不住叹了口气,“卑职还以为舒王妃这次过来是为了王爷,谁知还是为了舒王。”

为了舒王也就罢了,还要让王爷为舒王铺路。

可是他家王爷都自顾不暇了!

“自从舒王妃出嫁后,就没那么关心王爷了。”他心疼地叹了句。

北宫攸像是没听到般,看着外面缓缓开口,“离开盛京这么久,我们也该回去了。”

……

盛京。

众人上山第二日,大雨便停了,只是天空依旧阴沉,似是随时都会再降暴雨。

此时盛京街头,积水成灾。

水深五尺,洼者深至丈余,各衙门皆成巨浸。

不论是街道两旁的铺面或者左右民居,皆被水淹,就连排水齐全的一众官员府邸都没能逃过此劫。

唯一没有浸水的,当属北凉皇城了。

当年高祖建议北凉后,便从全国各地召集能工巧匠建造宫城,当时还被一众御史劝诫,现在来看,多亏了高祖的高瞻远瞩,不然宫城中人也要去大昭寺避难。

雨刚停,北宫攸便带人运粮进京。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宁王失踪不是畏罪潜逃,而是去筹粮了。

这批粮对于将要弹尽粮绝的盛京而言,可谓雪中送炭。

原本对北宫攸不满的人现在也转了风向,皆称赞北宫攸宅心仁厚,心怀百姓。

消息传到明帝耳中,明帝既没有动怒,也没有治他的罪,而是让他负责抗灾救民,顾及到他的身体,便让齐王来协助他。

谁知北宫显一来,便直接带走了他送来的粮食。

北宫攸没有阻拦,也阻拦不了,他知道这是明帝的意思。

上次他失踪一事,明帝还是记了他一笔。

北宫显过来,明着是帮忙,实则是为了他手里的粮食。

只是让他们失望了,剩下的粮食都在舒王手中,并不在他这里。

北宫攸交完粮食后便去了大昭寺寻林妙音。

林妙音在大昭寺睡得并不好。

她在大昭寺分得一间狭小的厢房,但要和玉竹,小蝶,丁香,张嬷嬷以及孙婆子等人挤在一起。

人多,被褥根本不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