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章 菀贵人甄氏(1 / 2)

加入书签

夜色愈浓,甄嬛凝望着田青元的侧颜,双眸如星,映着烛火的跃动,流淌出无尽的期待与憧憬。在甄嬛的柔情抚摸下,田青元唇角勾起一抹满足的微笑。甄嬛凝视着他沉睡的面庞,心中泛起万千涟漪。

见烛火渐暗,甄嬛轻移莲步,手持金剪,小心翼翼地修剪烛芯上的余烬,使烛火再度焕发出明亮的光芒。她静静注视着那跳动的火焰,思绪飘渺。

田青元此刻苏醒,朦胧中瞥见甄嬛在烛光下的倩影:“嬛嬛,你在做些什么?”

甄嬛闻声回首,浅笑低语:“妾身惊扰圣驾了。”

“非也,乃是烛火闪烁之故。”

“臣妾见红烛熠熠生辉,心中欢喜。”

“这其中有何寓意吗?”

甄嬛笑靥如花:“妾闻民间婚嫁,新婚之夜必于洞房内点燃一对花烛直至拂晓,以此象征夫妻琴瑟和鸣,白头偕老。然民间所用乃凤凰花烛,眼前这对红烛,权当替代之物矣。”

田青元听后朗声一笑:“朕已年逾四旬,若要与卿共度白首,朕岂非需寿延百岁?”

“皇上万岁,若仅为陪伴妾身白头而仅享百岁之寿,岂非亏欠矣。”

田青元起身,将甄嬛拥入怀中,低语道:“你如此善解人意,实令朕心生欢悦。”

甄嬛完成初次侍寝后的请安仪式,皇后宜修的眼眸深处,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情绪,她徐徐开口温婉道:“剪秋,快快扶菀常在起身,赐座。”此言一出,剪秋即刻上前,娴熟而优雅的搀扶甄嬛起身。

待甄嬛安然落座,宜修的目光再次落在她的面庞,话语间满溢着体贴与关怀:“你身子方好,便令你行此等大礼,本宫于心不忍。只是侍寝翌日必至中宫致意,此乃先祖遗训,虽繁缛,却不可违。”

待甄嬛安然落座,宜修的目光再次落在她的面庞,话语间满溢着体贴与关怀:“你身子方好,便令你行此等大礼,本宫于心不忍。只是侍寝翌日必至中宫致意,此乃先祖遗训,虽繁缛,却不可违。”

甄嬛敛衽回道:“娘娘慈悯,臣妾感激不尽。侍寝虽为嫔妃之责,然皇上体恤,嘱咐臣妾不必过于拘泥礼节,以免劳累。但臣妾深知规矩不可废,故今日特来拜谒皇后娘娘,以表敬意。”

宜修点头道:“皇上对你如此体贴,可见宠眷之深。你既能谨守礼制,又得皇上疼惜,实属难得。望你日后能一如既往,恪守宫规,用心侍奉皇上。”

甄嬛心中泛起涟漪,恭谨答道:“娘娘教诲,臣妾铭记于心。皇上之恩宠,臣妾自知如春露之润泽,不敢有丝毫懈怠。臣妾定当恪守宫规,秉持谦恭淑慎之德,竭力侍奉皇上,以期不负圣恩,不辱娘娘之期望。”

宜修见甄嬛言辞恳切,不禁忆起已逝的姐姐纯元皇后。柔声说道:“宫中生活虽看似华贵,实则处处皆是不易。你初入宫廷,恐尚未完全适应。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本真,切勿因一时得失而失了分寸,更不可陷入争宠夺爱的漩涡之中,丧失自我。”

甄嬛听皇后言之谆谆,犹如春风拂面,暖意融融,她深深一福,诚挚应道:“娘娘金玉良言,臣妾如饮甘霖。臣妾愿效仿娘娘,以淡泊之心处世,以仁厚之情待人,不求荣华富贵,但求问心无愧。”

此时苏培盛恭敬步入,手中捧着圣旨,眉宇间透着几分笑意。他先向皇后与甄嬛施礼,然后缓声道:“启禀皇后娘娘,皇上命奴才前来宣旨,晋菀常在甄氏为菀贵人。”

皇后闻此言,面容上泛起一抹不易觉察的微澜,却瞬息间恢复如常。她示意苏培盛继续,声音平静而庄重:“苏公公请宣旨。”

苏培盛微微欠身,展开金黄的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菀常在甄氏贤良淑德,品貌端庄,侍奉君王恭谨有加,深得朕心。今特晋封为菀贵人,望尔日后更加勤勉,持躬恭俭,以淑仪之德辅佐朕躬,共襄治化之功。钦此。”

甄嬛闻旨,面色恬静如水,眼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惊喜之光,裣衽跪拜,口中低吟:“臣妾领旨,谢皇上隆恩。”她微微欠身,庄重的接过了苏培盛递来的册封诏书,双手轻轻捧起。

宜修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目光柔和地望向甄嬛,言辞间满含赞赏:“本宫再在此恭喜妹妹了。”

她再次向皇后与苏培盛深深一福,言辞恳切:“臣妾感念皇上恩典,亦感激皇后娘娘平日里的教诲与提点。臣妾定当勤勉修身,尽心尽力侍奉皇上,不负皇恩浩荡,不辱皇后娘娘厚望。”

华妃年世兰在翊坤宫中听闻甄嬛承宠且晋封为贵人,顿时雷霆震怒,那消息如尖锐的利箭穿透寂静的夜空,直刺她的心底。

她素来以艳冠六宫、独得圣恩自傲,如今竟有人在她禁足期间异军突起,不仅受到皇上的宠爱,还一跃晋升为贵人,这无疑是对她地位的严重挑衅。

年世兰坐立不安,凤目圆瞪,娇艳的面容扭曲成一幅怒容,周遭的空气仿佛都被这股愤怒烧得炽热起来。她猛地拍案而起,翡翠珠钗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