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新奇玩意儿(2)(1 / 2)

加入书签

王玄策把四张文稿卷在了一起,一手拿着文稿筒一手拿着铅笔,走出工舍屋门朝隆伯、庆伯的房间走去。

临走到门前,他听房间内的庆伯语带忧愁的说:“听说横州那边有了瘟疫,不知他们能不能控得住。”

隆伯安慰的说道:“自古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现在应该是到了紧要关头,还好这次歌圩节都是李大统领地盘上的人参加,他们是否能压得住咱们是力不从心,只要不牵扯到永平郡就行。”

“是这样!另外,我主要是觉得,这次他们疫情发生的有些蹊跷,不像是自然而成,更像是人为。我想等歌圩节结束,去那边走一遭、看一看。”庆伯接着说。

隆伯说:“到时候再说吧!咱们这把老骨头去的话,肯定是要告知二小姐的,到时候看她如何决策。”

王玄策此时满脑都是经营之道,不愿意再听他们在屋里讲些什么疫情。就快步走到门前,咳嗽了一声,敲着门说道:“隆伯、庆伯、郝大哥、迟大哥,你们在吗?”

不待其他人答话,迟不够便扯着嗓子说道:“你这王示忒不实在,方才你在门外听隆伯和庆伯说话,现在又装腔问我们在不在屋内。赶紧进来吧!”

王玄策推开门笑着说道:“迟大哥,你看你又说那话!我这不是客气吗,在二位伯伯之前哪能鲁莽不是。”说着王玄策便把文稿平铺在桌上。

郝再来笑着说:“来啦,王兄弟!噫~~,王兄弟。你这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郝大哥,这是我做的铅笔。用毛笔的话,还得备砚台墨水。这个铅笔方便随身携带,既可以在纸上工法写字又可以快速描绘场景。只是我这就地取材用木炭和竹子制作,使用效果达不到我家乡用石墨和木材所做铅笔的效果。”王玄策解释道。

隆伯顺手拿过王玄策的铅笔研究了起来,心想这个王示小兄弟脑子还真是活络。

庆伯看着桌子上的文稿说道:“王示,你书写的这些字形是行楷吧?甚是刚劲有力,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颇有王羲之之风采。倒是这字迹甚是奇怪,仿佛都能看得懂、又好像都不认识。”

“谢谢庆伯夸奖。这是我家乡的简笔字,便于识读书写。小子不才,确实是临摹的王羲之笔法。这四幅文稿,分别是我对食尚坊经营上的一些思考。稍后我给众位一一解读吧!”王玄策言辞真诚的说道。

隆伯放下手中的铅笔,对王玄策说道:“你开始吧,我们洗耳恭听。”

王玄策拿出序号为1的文稿说道:“这是食尚坊整改思路与框架安排构思。我的建议大致如下:

第一步,我们要调整楼层布局,把食尚坊的四层都给利用起来。

可以把食尚坊的一楼命名为《人世间》,一层撤去现有大的桌椅,改成小的桌椅增加客容量,主要做快餐、饮品和外卖,主打经济、实惠、吃得饱和快速翻台。

快餐就是我们提前做好一些菜品和主食,不同的价位对应不同的套餐,不同的套餐盛装不同的菜品和主食。比如20文钱的套餐内容为‘两素一荤+主食’,30文钱的套餐是‘两荤一素+主食’,关键是让人知道我们的形式和培育顾客。

外卖就是客人可以提前来店里点餐或者是通过别人来订餐,餐食的内容和上面相似,在上面的价格上加上跑腿配送费即可。跑腿可以店内的人员完成也可以由其他人代为,这样可以服务想吃我们的饭、又没时间来的顾客。关键的点,是要保证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配送覆盖范围。

至于饮品,我是打算把我家乡的奶茶、果饮、茶饮和鸡尾酒产品做出来,售卖的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这个的关键点在于牛奶、产业、糖和外包装来源。后期肯定会被人模仿,那也无所谓,我脑子中有很多的配方,咱们可以持续迭代升级、他们不行。也要做品牌,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做“二小姐的甜蜜”,我们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后面还可以加上烧烤,时间和精力允许我还会研发出碗装面,他们买回去用热水泡泡就能吃的那种,这些都是提升营业增量的思路。”

王玄策还要继续讲,迟不够举手打断了他,说道:“王兄弟,虽然那你说的我听不太懂,但是觉得很牛逼的样子啊!”

王玄策看着迟不够清澈而又渴望的眼神,心想这还是急躁粗狂的迟大哥吗?他笑了笑接着说:“迟大哥,我这还有更牛逼的。你听我一一道来,等讲完我再给你解释所有的疑惑。”

王玄策不等迟不够回应,紧接着说:“食尚坊的二楼也需要改一下,把现在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上调到三楼。把二楼腾出来做火锅,主题就定为《一品鲜》,主打融合、多样和美味。火锅就是做一个铜质的锅子,上面煮汤下面烧炭,也可以理解为铜鼎。把牛羊猪鸡鸭鹅的肉切成薄薄的片、把各种菌类和蔬菜清洗干净不用加工,待火锅水开,把食材放入水中煮沸,捞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