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 章(1 / 5)

加入书签

一代战将,暴脾气上来说砍人还真会砍人,这气头上,谁也不敢吭声。

只有晏长陵提步上前,轻唤道:“父亲。”

“胡闹!”晏侯爷怒斥一声,“你自己便罢了,把你媳妇儿也带去地牢,我晏家还没有你这么没出息的男人。”

晏长陵:......

很久没听到这样的责骂,入耳竟是一种享受。

晏侯爷见他不仅没反省,反而一副嬉皮笑脸样,顿时气得一噎,自小便拿这兔崽子没办法,自己的心头肉,又哪里舍得当真骂他。

转头看向白尚书,语气便冲多了,“怎么,尚书大人的小妾死了,是要我家晏家少夫人陪葬?”

白尚书是来接三娘子白楚。

昨夜敲鸣冤鼓,白楚挨了二十个板子,死活不肯回去,也歇在了衙门。

今日一早王詹让人找来了白尚书。

案子既然给了大理寺,人自然也该走,不管是她是去大理寺,还是回白家,同他衙门已没了半点关系。

白尚书守了尸体一夜,似是悲伤过度,面色憔悴如同黄蜡,被晏侯爷一番讽刺,不动如山,也不搭话。

一个妾死了,彷佛当真把他的魂也勾走了。

两家说起来,也是亲家,往日在官场上碰上,晏侯爷念着这层关系,总会主动攀谈几句。

今日的事情一出来,晏侯爷是真看不起他。

到底不能撕破脸,人出来了便罢,抬头看了一眼还杵在跟前的两人,“还愣着干什么,回家!”

一旁等候多时的岳梁终于出声,“侯爷,请慢。”

晏侯爷脚步一顿,缓缓回过头,冷嘲道:“岳大人想拿人?”

岳梁退后两步,对他拱手行了一礼,才起身道:“昨夜白家三姑娘敲了鸣冤鼓,状告少夫人为真凶,已在衙门立下了案底,为了少夫人的清白考虑,下官以为,少夫人还是先同下官先去大理寺。”

这是什么破规矩。

晏侯爷冷声一笑,“敲个破鼓,就要扣留我侯府的人,那老子现在就敲,把鼓敲破,是不是就能将朝堂上的那些个杂碎都扣在里面了?”

一句话骂了一堆人。

武将的脾气就是这样,玩不来文人那套文绉绉,看不惯的直接骂,也不管会不会得罪人。

退一万步讲,就算人当真是他家少奶奶杀的,又如何?一个骑到主母嫡女头上的妾室,不该死?

岳梁被他一呛,哑口无言,该说的已说了,不再出声。

“走。”这鬼地方,侯爷一刻都不想呆了,怕呆下去,当真会砍人,正要转身,身后白明霁忽然唤道:“父......”

开口后白明霁才察觉,两辈子以来,自己似乎从未唤过这位晏侯爷为父亲。

成亲后还未等到她去敬茶,晏长陵便去了战场,家中没有婆母,碍于不便,两人几乎没怎么见过。

对晏侯爷,她心头存了感激。

无论如何,上辈子最后关头,他给了她一封放妻书。

亲近的称呼,到了嘴边僵了僵才唤出来,“父亲。”

晏侯爷也愣了愣,五六十岁的人了,突然被这一声‘父亲’唤出了几分羞涩,偏头掩盖住脸上的尴尬,也拿出了为人父的威风,“你别怕,有我在,没人敢动你。”

说完还不忘剜了一眼她那便宜亲爹。

白明霁脚步却没动,朝他俯了俯身,轻声道:“儿媳不能回去。”

她得去大理寺。

弄清楚真相是一桩,如今她还是晏家的少奶奶,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侯府的名声。

晏侯爷性子直爽,喜好护短。

行事作风张扬,若是放在平日,一句不好惹便能揭过去。

一旦遭难,这些便都会成为罪证。

前世事发那日,群臣一桩一桩的罪证列出来,足足列出了百条之多。

今日自己若跟着他回去,旁人确实不能将她如何,但身上的这桩罪名便也彻底洗不清了。

晏侯爷一愣。

大理寺那地方是人呆的?

眉头皱了皱,正犹豫要不要答应,晏长陵也出声劝道:“父亲放心,有岳大人在,不会亏待了你儿媳妇。”

晏侯爷:......

晏侯爷如同看傻子一般地看着他,他可真是大度得让人同情。

他那墙角还嫌不够松?

见白明霁打定了主意,他也不能当真把人硬绑回去,一个妾死了,闹到了衙门,还要状告自己的嫡女,真有本事,晏侯爷没忍住,又鄙夷地看向白尚书。

白尚书似乎完全听不见他们说话,整个人被悲伤笼罩在了另外一个世界。

身侧一辆马车徐徐驶了过来,师爷见状忙道:“三娘子下官就交给白大人了。”

没听到哭骂声,瞧这架势,昨夜的二十个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