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一剑西来碧落天,龙泉现影江湖乱(一)(1 / 2)

加入书签

在周末年间,夏太祖刘开复起兵于临安,历经多年,终于成功推翻了由外族统治并统一中原的周王朝。他在燕京定都,建立了国号为夏的新朝代。夏太祖以其文治武功著称,膝下有五位王爷被分封至各地,这些王爷之间的关系十分和睦。

原本,太子是备受尊敬和赞誉的好太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夏开元十年,太子不幸去世,夏太祖因此伤心欲绝,遂决定将皇太孙立为东宫储君。四位藩王分别被封在燕、齐、蜀、赵等地,他们是燕王、齐王、蜀王和赵王。

夏太祖过世后,夏承元帝刘佑文继位。然而,短短五年间,他削弱了各地藩王的势力,收回了他们的兵权。燕王刘升举起清君侧的大旗,反对削藩之法,短短七日内便抵达京师城下。入京当日,皇宫发生大火,持续燃烧了七日,火势才熄灭。火灾过后,承元帝刘佑文失踪,燕王刘升随即继位,下令改国历为隆庆。

隆庆五年,边关武威镇武威营大都统魏显在夜间惨死街上。朝内下令,命令缇骑查明真相。十天后,仅有一名缇骑从武威返回,他带回的密信上只有两个字:“龙泉”。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朝堂,隆庆帝在散朝后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袁辉。次日,袁指挥使进入江湖,开始秘密调查与“龙泉”有关的秘事。随着朝堂的介入,“龙泉”二字也随之进入了江湖的视线,故事就此拉开了大幕。

武威镇,这座位于夏朝北疆边关的重镇,自古以来便是大夏王朝抵御西辽入侵的三道门户之一。自隆庆帝登基之后,边境政策一改往昔的封闭,武威镇作为边关马市的开放之地,与大辽开始了频繁的互市交易。从此,这个曾经宁静的边镇变得繁忙起来,车水马龙,人潮涌动。

某个慵懒的午后,阳光斜洒在古色古香的酒馆里,为那昏暗的角落投下斑驳的光影。此时,酒馆的一角设立了一个说书摊子,一位白发苍苍的说书人正端坐其中。

他轻轻拍响手中的惊堂木,清脆的声音瞬间穿透了酒馆的喧嚣,他环视四周,目光如炬,一时间,众人的喧嚣声逐渐平息,只剩下呼吸声和心跳声在空气中回荡。

说书人微微一笑,知道他的听众已经准备好,“各位坐客,可知龙泉二字?”说完拿着自己的酒碗一边摇头,一边穿梭在各桌酒客之间,走到酒坊尽头时,一只见一双纤细的手指轻轻夹着十个铜板,将它们投入他的碗中。

铜板相互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说书人听见响声,向打赏的客官看去,却因为屋内尽头光线不足,看的不清,他轻轻摇了摇碗,只见那十个铜板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然而,就在他陷入沉思之际,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一位大汉大步走来,将一锭沉甸甸的银子重重地放在桌子上。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继续讲。”这突如其来的打赏让说书人一愣,随即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说书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步伐轻快地走到门前,将那块银子捏在手中,指尖轻触,感受其温润的质地,然后悄无声息地收入内袖。他嘴角微扬,轻声道:“多谢大爷慷慨。”身子一躬,又清清嗓子,“话说今朝以武立国,各位英雄豪杰,可知何为龙泉?传闻龙泉剑,乃是太祖皇帝当年亲自佩戴的神兵利器。这剑伴随着太祖皇帝反周立夏,一路征战,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开国神器。有诗云:太祖拔剑真龙现,剑气横扫天下安。想当年,太祖皇帝剑出鞘时,真龙咆哮,震撼天地。一剑挥下,剑气如虹,一座坚城便应声而破,所到之处,无不俯首称臣。由此可见,谁得龙泉,谁便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

说书人说到此处,停了下来,拿着碗向众人晃了晃,“诸位可知?上月此镇中大都统魏显之死?传言锦衣卫缇骑来查,七人只剩一人回京,只携得龙泉二字回京,就让京城无数武林人士尽向这小小的武威赶来,这武威镇,最近怕是要热闹了,夜里,恐怕将不太平。”

说书人望向在座的各位,眼中闪过一丝担忧,&34;若各位没有防身之策,我劝你们夜里最好还是待在屋里,不要轻易出门。&34;轻抿一口碗里新添的美酒,他的眼神仿佛穿越了时光的尘埃,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当年龙泉剑,并未随太祖皇帝长眠于地下。太祖有旨,皇位所归,龙泉剑亦随之易主。此剑在手,上可斩皇亲贵胄,下可除奸佞之臣。然而,承元帝一怒之下,皇宫付之一炬,龙泉剑也随之消失于人间,整整五年,无人知其下落。但没想到,今日此时,出现在这小小的武威镇。这可是最近最大的消息了。”

他缓缓扫视了一圈熙熙攘攘的酒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老汉我在这武威镇扎根了这么多年,今儿个倒是头一回见到各位尊贵的客人。今天老汉我有个独家消息,那可是金不换的宝贝。看这位大爷对龙泉如此感兴趣,打赏又是如此豪爽,老汉我就问问,这独家消息,您是想独自品味呢,还是愿意与大家分享?”

门口的大汉轻轻放下手中的杯子,微微晃动着手掌,示意说书人继续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