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四章 建工房(1 / 2)

加入书签

煤的最高燃点温度能达到1700度,而要制成铁水所需要的温度是1535摄氏度。

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煤,并能够造出上等的熔炉的话,是完全可以从铁矿里面炼制出足够的铁水的。

到时,只需要再炼点木碳作还原剂,就能够炼出铁水了。

林寒带着窃喜的心情往深山内越走越远。

直到又过了半个时辰后,他才赶到了那片印象中的黑色石砾附近。

这里是一片斜着的悬崖之下,有点儿像大山上一座小山,看起来颇为陡峭。

林寒在这小山下挖了个雪洞,雪洞下便露出了一些带着黑色石砾的层壁,上面还有一些枯的草木。

林寒没犹豫,拿了根棍子,继续往下挖。

这些黑色石砾已经有点煤的样子了,但还不算煤。

他一直往下挖了半柱香时间,这时天寒地冻,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冻僵了,依然咬牙坚持。

因为越往下,黑色石砾越多。

忽然,他扣开一大块杂着黑色石砾的黄泥后,一大片黑色煤层浮现在他眼前。

“哈哈!有了!还真是煤!”

他记忆中,这个时代的人还不懂得用煤。

毕竟,黄丰村这种偏远村庄,知识水平极度不发达,村民们整天在为一日三餐发愁,不可能有什么科技创新精神。

更何况,就算知道了煤能烧,他们也没那个兴趣挖煤。

毕竟,黄丰村别的不多,山多,哪怕是公家的木柴都砍不完,何必费劲去挖泥寻煤。

敲石头、挖矿的力气用来砍木头,不知道要轻松多少。

在这个年代,每个劳动者的每一分力气都十分珍贵,谁也不会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下,齐活了!”

带着无比的兴奋,林寒做好路线标记,然后快速下山。

他现在是真快冻坏了,山上本来就比山下冷得多,他都怕再硬抗下去,自己僵在这鬼山上下不去了。

好在花了一个多时辰,总算顶着风雪赶下了山。

以后要大量从这山上弄资源,说不得还得花精力搞条路,这又得花人力资源和时间、金钱成本。

心里算算账,林寒也感觉一阵头大。

从零开始的感觉,真是有点儿痛苦。

不过他有信心,至少眼下已经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很快,下山后,林寒连忙在屋子里烤火,好好暖和了一番喝了好些热水后才恢复过来。

这时,李海柱前来汇报。

“老爷,按您的要求,我们已经把地基挖出来了,您看行不行?”

林寒出去检察一番,满意地点点头。

这次,他开始全面指导监工。

有他这个专业人士在,这帮人有了主心骨,而且干活也卖力,厂房建起来速度非常快。

令一个白天的功夫,一个足有四百平方的大厂房框架便搭建起来了。

说是框架,其实就是拿一根根木材用火碳化根部做了防腐后,深深扎在地基里埋稳,围了个正方形出来。

上面的三角形椽子还没制作出来呢。

但这时,天色已经开始转黑了。

“海柱,去叫夫人收摊吧。呆会儿吃了晚饭,还有麦子要磨呢!”

李海柱一擦汗,咧嘴露出憨厚的笑容。

“好咧老爷,我这就去。”

然而他刚准备起身,便见留在方采薇那里帮忙的张二蛋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

“老爷,大事不好了,夫人的摊子那里出事了!”

林寒蹲在那儿正在检查厂房木桩,听到这话唰的站了起来。

“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

张二蛋喘着粗气,急道:“老爷,里正大人带着人把夫人的摊子围了,要逼着让夫人交税,我把张树留在那里保护夫人和香儿,我便赶忙来报信了。”

“里正大人?”

林寒眉头皱了起来。

里一级是乡级行政最基本的管理单位。

按分布的话,基本每一里有二三十户人家,然后设一个里正进行管理,地位仅次于亭长,虽算不得正式在编官员,可算得上一个官方认可的小官吏,其手下还有里监力,里力和里卒。

可以说,在这一里范围内,他就是绝对的头儿。

林寒一翻记忆,管他们这一片的里正好像姓黄,叫黄东年。

记忆中,这个黄东年一直不是挺好的人吗,也从来不怎么欺负百姓,怎么如今会为难自己一个新开的小摊位。

难道是看摊位过于火爆,所以起了贪婪之心?

想到这里,林寒连忙招呼所有人向着大祠堂赶去。

“老爷,这回麻烦恐怕大了。”

在跑回去的路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