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7章 宁凡的提醒(1 / 2)

加入书签

“启禀陛下,北境八百里加急!”
“什么?”禹皇听到北境二字,顿时神色骤变,难道边境又起事了:“北境出了何事?”
“陛下,胡家勾结漠北,常年来与其私自通商,暗自将粮食,盐巴输送至北境草原,以换军械甲胄!”
“锦衣卫查明此事之后,便请靖国公出兵,抄了胡家满门,缴获龙椅一把,龙袍三袭,甲胄千余,军械更是有万余。”
“其罪证已经皆由属下飞传至京城。”
一边说着,那斥候从怀中取出一个裹了一层又一层的信件,递给魏英之后,面呈禹皇。
“胡家?”
“你是说胡家?”
“混账!”
禹皇的面色已经黑成了煤炭色,陆家谋逆关胡家什么事?
这小子竟然敢一举夷平四大望族中的两家?
“陛下!”
魏英将一沓胡家与漠北往来的密件呈了上去,禹皇仅仅只是瞥了几眼,顿时面色铁青,额头上更是青筋暴起,显然是动了真怒。
“杀的好!”
“胡家吃里扒外,我大禹与漠北乃是百年死敌,我中原与四方蛮夷更是相争千余年,可如今,他胡家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私通异族。”
“其心可诛!”
禹皇猛地拍案而起,将手中的信件交给一旁的魏英,冷声道:“让诸位大人们都看看,我大禹的望族之家啊!”
“当真是可笑至极。”
看着禹皇暴怒的神色,众人也是不敢出言相劝,林秋石和沈黎等人各自接过几封密信,顿时面色铁青。
“陛下,如今陆家谋逆,胡家通敌,皆已经伏法。”
“可陆胡两家,终究是我大禹四大望族,在一众世家之中,极具威望,臣建议,将这些密信,公之于众,令天下人口诛笔伐。”
沈黎第一个表态,一旁的林秋石却是面色一僵,轻声道:“沈公,陆家虽然谋逆,罪该万死,可他们终究是我大禹功勋之后,如今已经抄家问斩,不妨,给他们留几分清誉?”
“清誉?”沈黎冷笑一声,淡淡的道:“陆家谋逆,是为不忠,不顾苍生,起兵作乱,是为不仁,世受皇恩,却不思报国,是为不义,背离先祖,反叛国家,是为不孝。”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有何清誉可言?”
林秋石被沈黎说的哑口无言,没想到这位向来温和善良的老夫子此时竟然如此的锋芒毕露。
“那胡家呢?”
“胡家?”
“哼!”
“本就是一群马匪起家,常年盘踞北境,与山匪勾连,更无名誉可言。”
“这所谓的四大望族之称,本就是一场笑话罢了。”
沈黎看向禹皇,微微拱手道:“陛下,臣再次请开科举,聚天下之英才,为江山社稷。”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听到沈黎开口,如陈清河,谢兴贤,姬睢等人纷纷出列请命,禹皇稍作思忖,眸光环视一圈,将众人的神色尽数收入眼底,轻声道:“淮南的科举制度尚未推行开来,此事,容后再议。”
“行了,先退朝吧!”
“孔明,你随朕走走。”
“是!”
诸葛亮默默跟随禹皇离开正德殿,魏英远远地跟在两人的身后,一路走到了御花园。
“孔明,你也看到了,如今朝堂之上的阻力,朕想要开科举,任重道远啊!”
“陛下!”
诸葛亮脸上露出一抹平和的笑意,淡淡的道:“推行科举,乃是早晚之事,当务之急,是趁着陆家和胡家伏诛,趁机收服长偃,北河两郡之地。”
“这两郡之地,位于江北,却属于江东,东与东淮接壤,物产丰富,且陆家留下的资源丰厚,陛下只要派人将这两郡收服,便能掌控江北的话语权。”
“至于针对天下世家,雍王殿下早有预言。”
“哦?”
“说来听听!”
“打压一批,扶持一批,拉拢一批!”
“如今,胡家和陆家被灭,两家的资源势必会被其余世家取缔,此时若是朝廷插上一手,间接掌握江东之地的世家,使其为朝廷发声,届时,不管是推行新政,还是变法图强,都是莫大的助力。”
“嗯!”
禹皇认同的点了点头,随后笑了笑道:“老二这次给了朕一个惊喜啊,灭了陆胡两家,从此我大禹之内,再无人可扼制朝廷。”
“此举,居功甚伟!”
……
长偃,陆府。
府库之中,阳光折射进去,一片金灿灿的光泽瞬间铺满了整个仓储。
“殿下!”
“陆家府库,遍布天下,此处仅仅只是其中之一。”
“奇珍异宝,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蒋瓛的瞳孔都被金灿灿的条子折射的一片金黄,宁凡也是一时失神,随后怅然道:“这还只是金银财物啊!”
“要知道,陆家可是靠着粮食发家的啊!”
“呵呵!”
“四境百姓,难以温饱,陆家仓廪,粮食发霉!”
“着实是滑稽!”
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宁凡便没有了继续看下去的**,陆家之患并非朝夕而成,在大禹立国之前,陆家便已经是当时一等一的名望之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